专家:俄国人推算外蒙古将回归中国,连远东一起归还!俄国人会有这样的推算,根本原因是外蒙古和远东跟中国的联系早就拆不开了,不管是几百年的历史根脉,还是现在绑在一起的经济日子,都在往“归在一起”的方向走。 无论是北边的外蒙古,还是东面的远东,它们现在的日子都和中国绑得紧,不仅东西要卖到中国,很多生活所需也要从中国拿,就算政治版图不动,这种捆绑只会越来越深。 外蒙古地方辽阔,人口却只有三百多万,主要靠煤炭、铜矿和稀土吃饭,2023年出口总额大约152亿美元,其中八成以上流向中国,光煤炭就卖了84亿美元。 进口也是同样的格局,粮食、家电、衣服有八成来自中国,一半的电力依赖中国内蒙古送过去,要是冬天电断了,当地牧民连取暖都会成问题。 中国帮他们修公路铁路,大型矿山和加工厂很多都是中国企业在运作,贸易在他们经济中占了大头,很多年轻人学中文,就是为了能到中国做生意或打工,可以说,他们的经济和生活已经离不开中国。 再看远东,这片超过620万平方公里的地,人口只有六七百万,面积比中国的东北还大两倍,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一个人。 俄罗斯的经济中心在欧洲,对这里一直心有余而力不足,道路桥梁老旧,资源埋在地下没人动。 中国的进入,成了他们的支柱,2023年中俄贸易额达到2401亿美元,中国占了俄罗斯总出口的三分之一多,远东的农产品,有近四成都运到中国。 中国企业投入几十亿美元修港口、建输油管,还承包土地种大豆玉米,收成再运回国内,海参崴免签后,中国游客每年几十万,买东西、吃饭、旅游,让当地零售和餐饮热了起来。 到了2024年,双方合作项目增加到49个,总额接近百亿美元,俄罗斯在西方制裁下资金紧绷,远东如果没有中国的帮衬,很难撑住。 这些现实,其实都有历史影子,外蒙古在清康熙年间的多伦会盟后归入清版图,建立乌里雅苏台将军府直接管军政,贵族继承也要北京批准。 这种管辖延续近两百年,直到1911年清朝崩溃,外蒙古宣布独立,经过苏联支持才彻底分离。 文化上,他们和中国内蒙古的蒙古族在语言、宗教、习俗上一脉相承。 远东更直接,海参崴原本是清吉林将军辖下的渔港,东北人下海打鱼的起点,1858年,清朝陷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趁机逼签《瑷珲条约》,划走黑龙江以北的大片土地。 两年后,又用《北京条约》拿走乌苏里江以东百万平方公里,包括海参崴,清朝没法抵抗,只能退让。 今天,那些老界碑和遗址还在,历史和现实交织,让外蒙古和远东在文化上也慢慢靠近中国,未来,中国的经济辐射力还会让这种联系更紧,但它更可能成为一种跨国的经济共同体,而不是疆界的改变。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