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马英九斗不过赖清德、朱立伦斗不过赖清德、郭台铭斗不过赖清德、韩国瑜斗不过赖清德。

马英九斗不过赖清德、朱立伦斗不过赖清德、郭台铭斗不过赖清德、韩国瑜斗不过赖清德。 但郑丽文斗得过赖清德。 2025年10月的台湾,政坛暗潮汹涌。国民党内,前主席洪秀柱不顾陆委会“依法查办”的威胁,执意赴北京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另一边,前“总统”马英九未踏出岛内半步,却因一桩尘封近20年的“三中案”被高等法院传讯。 两起事件看似独立,实则折射出国民党在民进党高压下的艰难处境。而与此同时,国民党内一位女将郑丽文的崛起,正悄然改写着这场政治博弈的格局。 洪秀柱的“历史突围”与马英九的“旧案重提” 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洪秀柱以国民党前主席身份现身观礼台,镜头多次捕捉到她与抗日将士后代并肩而立的画面。 这一举动,在岛内引发轩然大波。陆委会此前明确警告,参与阅兵者将面临罚款、剥夺退休金等处罚,但洪秀柱仍坚持成行。她直言:“历史不能被遗忘,更不容扭曲。”此行不仅是对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史观的有力回击,更成为国民党内少数敢公开对抗“绿色恐怖”的标杆。 与此同时,马英九却陷入另一场风波。9月5日,他收到法院传票,要求就2005年国民党出售“中影”“中广”“中视”三家媒体股权及旧总部大楼的“三中案”出庭应讯。 这桩案件可追溯至20年前:2005年,国民党在“广电法”政策压力下,通过中投公司处置相关资产,原估值150亿新台币的资产最终仅售40亿。 民进党长期指控此为“贱卖图利”,但2014年特侦组查无实据,2018年蔡英文当局再度起诉,2021年法院判决马英九无罪。如今,案件被重新翻出,时间点恰逢赖清德开启“团结之旅”前夕,其政治意图不言而喻。 民进党对国民党的打压并非偶然。2025年7月以来,民进党发动两轮“大罢免”行动,目标直指国民党立委。首轮罢免24名国民党立委,结果悉数保住席位;第二轮针对剩余7人,同样以0比7惨败。选民用不同意票表达对政治操弄的厌恶,多数选区不同意票突破9万。然而,民进党并未收手,反而将司法战线延伸至党内高层。 除马英九外,新竹市长高虹安因诈领助理费案被停职,宜兰县长林姿妙亲信许智信贪渎案一审有罪,国民党民代颜宽恒亦涉贪渎案。这一系列司法行动,被外界视为民进党“以司法打压政治对手”的策略。 国民党内部则陷入权力真空。朱立伦在第二轮罢免投票后宣布交棒,提名台中市长卢秀燕接任党主席,但卢以“台中经济困境严峻”为由婉拒。国民党内黄敏惠、蒋万安等潜在接班人选均未明确表态,导致党主席人选难产。 与此同时,党内士气低迷,地方县市首长多保持沉默,生怕被贴上“亲中”标签。这种内耗与被动,让国民党在民进党的攻势下愈发边缘化。 在国民党集体低迷之际,郑丽文的崛起成为一道独特风景。这位曾是民进党人、参与过“两国论”相关言论的政治人物,在退出了党主席。 国民党虽陷入内耗,但洪秀柱的“历史突围”、郑丽文的“破局者”姿态,显示党内仍有坚持正确历史观、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力量。而民进党内部的权力斗争亦日益激烈,赖清德的支持率跌至28%,不满意度高达55%,党内“英系”“苏系”对其积怨已深。这种“蓝绿皆乱”的格局,恰恰印证了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的历史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