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清界限,中方的反击来了! 10月23日,安世中国正式发出公告,荷兰总部的命令在中国不好使,张明秋的权限和责任不变,安世半导体中国区正在恢复产品供应,只供应国内公司,必须用人民币结算。 10 月 23 日,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明确荷兰总部单方面免去张明秋销售市场部副总裁职务的决定,在中国法域下不发生法律效力。公告强调张明秋职务身份与职权保持不变,其职权范围内的行为代表安世中国。同一时间,中断 19 天的产品供应正式恢复,此次供应仅面向国内公司,且所有交易必须采用人民币结算。 这一系列动作并非临时应对。早在 10 月 12 日,荷兰政府与法院对安世半导体全球 30 个主体实施资产、人员等冻结限制后,安世中国已启动自主运营预案。 10 月 19 日,安世中国向全体员工发出公开信,说明国内公司为独立经营的中国实体,员工有权拒绝未经中国法律程序认可的总部指令,薪资将由国内公司独立发放。当天,东莞工厂已恢复向国内分销商供货,生产线 24 小时未间断运转,四千多名员工按原有排班正常到岗。 安世中国的底气源于扎实的产业根基。作为闻泰科技旗下全资子公司,其东莞工厂承担全球 70% 的车规级芯片封装测试任务,国内整体产能占比达 80%。 从芯片原材料到包装材料,供应链已实现珠三角区域本土化采购,与比亚迪、华为等客户建立稳定合作。荷兰总部此前试图通过切断系统权限、停发工资干扰运营,安世中国迅速切换至本地服务器与双重备份系统,1 小时内恢复生产调度,薪资发放也由闻泰科技提前衔接到位。 恢复供应后,安世中国向客户承诺,在华生产交付的产品均符合法律法规与合同约定,通过严格出厂检验,后续变更会提前沟通。这回应了荷兰总部向客户散布的产品合规性质疑,国内经销商订单持续饱和,原本计划外销的货品顺利转为国内储备。 荷兰方面逐渐感受到供应链的真实格局。其境内总部以行政与研发为主,无核心生产线,境外封测厂产能有限,无法填补中国工厂的空缺。欧洲车企此前依赖安世每年超 500 亿颗芯片供应,部分企业库存仅能支撑数周,十几家车企已发出生产线停摆预警。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已主动表态,希望与中方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10 月 24 日,安世半导体封测厂扩建项目在东莞黄江镇正式签约,进一步夯实国内产能基础。从员工权益保障到客户供应稳定,从人民币结算落地到产能持续扩充,安世中国用有序运营展现着扎根中国市场的底气,也折射出全球产业链分工的客观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