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有种强烈预感,中美马来西亚谈判结束,就离摧毁西方主导的世界供应链体系不远了!如果

有种强烈预感,中美马来西亚谈判结束,就离摧毁西方主导的世界供应链体系不远了!如果中美贸易战烽火再起,美国汽车、半导体甚至ai,过不了两个月可能就会彻底停工。 这场谈判选在吉隆坡的默迪卡118大厦96层,时间卡得极巧——10月25日开谈,正好赶在特朗普去东盟峰会的档口,谁也说不准这位爱搞大新闻的总统会不会突然闯进来拍板。中方代表团走正门亮相当场,美方却偷偷从特殊通道进,光这入场方式就透着股剑拔弩张的味儿。双方关切说得明明白白,中方要解决关税和芯片打压,美方盯着稀土、大豆和芬太尼,每一条都扯着全球供应链的神经。 马来西亚这地方太关键了,不是随便选的谈判点。全球13%的半导体封测活儿都在这儿干,车规级芯片的封测更是占了40%,美国23%的芯片生产量都得靠它。英特尔、美光这些巨头在槟城的工业园扎堆建厂,70亿美元的新厂还在盖着,这里就是半导体供应链的“咽喉”。真要是贸易战升级,别说芯片本身,光是封测这一环卡住,美国工厂就得歇菜。 美国汽车行业早就拉响警报了。通用、福特那些巨头依赖的汽车分立器件芯片,不少攥在中资控股的企业手里,现在因为制裁新规,供货都快停了。美国汽车创新联盟说,最快下个月部分工厂就得停摆,这不是吓唬人——2024年缺芯已经让全球车企亏了606亿美元,而美国三分之二的成熟芯片都沾着中国产能,本土替代成本涨20%不说,交货还得等半年。车企老板急得跳脚,可没辙。 半导体的麻烦更藏在细节里。美国喊着砸4500亿美元建晶圆厂,可生产芯片要100多种超高纯材料,60%都得进口。比如刻芯片用的高纯度氢氟酸,几乎全从亚洲来,本土建工厂既不划算也没技术。马来西亚的封测厂要是受影响,就算美国造出晶圆,也没法变成能用的芯片,卡在中间不上不下。 AI行业看着风光,实则脆得很。德媒都在警告,美国AI全靠融资输血,10家未盈利初创公司市值飙了万亿,泡沫一戳就破。更要命的是能源,数据中心耗电快赶上全美8.6%的用电量,电网根本扛不住。真断了芯片供应,别说研发,现有数据中心都得降负荷,哪谈得上“彻底停工”,但元气大伤是肯定的。 不过说“摧毁西方供应链”还是太极端了。全球供应链建了几十年,早就是你中有我。美国要稀土,中国要芯片技术,连特斯拉20%的销量都靠中国市场。谈判更可能是供应链重构,而不是彻底断裂。所谓“两个月彻底停工”,忽略了企业的库存缓冲和替代方案,有点危言耸听。但贸易战真要是再起,美国行业遭的罪,确实得自己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