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别再纠结科技有色!老股民直言:券商才是今年价值洼地,埋伏正当时 1. 很多股民选

别再纠结科技有色!老股民直言:券商才是今年价值洼地,埋伏正当时

1. 很多股民选股时总犯难:科技股怕太虚,业绩兑现难把握;有色金属太乱,受国际行情影响大;银行股估值虽稳但涨幅慢;传统老股又缺乏爆发力。其实此时不妨看看券商,这个被低估的板块,正藏着难得的机会。

2. 今年的券商板块,确实透着“不合理”:银行股一波上涨,它没跟上;科技股轮番领涨,它依旧横盘;有色金属、煤炭等周期股发力,它还是按兵不动。但这种“滞涨”,恰恰让它成了当前市场的价值洼地。

3. 券商是天生的“牛市旗手”,这是铁律。每次行情走牛,券商都是最先受益的板块之一——交易量放大带动经纪业务增收,IPO提速拉动投行业务增长,市场活跃让资管、自营业务盈利提升,业绩弹性远超多数板块。

4. 现在的券商,估值已经到了可布局的区间。对比历史数据,当前券商板块平均PE远低于近五年均值,部分龙头券商甚至处于估值低位,安全边际足够高,即便短期波动,下跌空间也有限。

5. 别觉得券商“不涨就没机会”,它的上涨往往是“厚积薄发”。前几次行情启动前,券商也经历过数月的横盘调整,一旦催化剂出现,就会快速补涨,甚至领涨大盘,等大家反应过来时,已经涨了不少。

6. 支撑券商上涨的催化剂并不远。注册制改革持续深化,IPO常态化将稳定投行收入;随着市场信心回升,A股成交量有望持续放大,经纪业务收入会随之增长;政策层面鼓励金融支持实体,券商的业务空间还在拓宽。

7. 机构资金早已在悄悄布局。从最新持仓数据看,不少公募基金在三季度增持了券商股,尤其是业绩稳健的龙头券商,成为机构的“配置优选”。机构比散户更看重长期价值,他们的动作已经说明问题。

8. 对比其他板块,券商的“确定性”更高。科技股依赖技术突破,不确定性大;有色等周期股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难以把控;而券商的业绩与市场活跃度直接挂钩,只要行情回暖,业绩就有保障。

9. 有人担心“满仓券商风险大”,其实可以选对标的分散风险。优先选龙头券商,它们资本实力强、业务布局全,抗风险能力和盈利弹性都更优;也可以考虑券商ETF,一键布局整个板块,避免个股踩雷风险。

10. 券商“不涨”的背后,是资金在“磨底吸筹”。主力资金往往会在板块启动前,通过横盘震荡洗出散户,等筹码收集到位,再借助利好拉升。现在的横盘,反而给了散户低位进场的机会。

11.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会相似。2020年、2021年的牛市行情中,券商板块均在行情初期就率先发力,领涨大盘;即便在震荡市,券商也会因政策利好或成交量放大出现阶段性行情。

12. 券商的业务早已不是“靠天吃饭”。现在的头部券商积极布局财富管理、公募基金、跨境业务等,收入结构更多元化,即便市场震荡,非经纪业务也能提供稳定收益,抗周期能力大幅提升。

13. 市场流传的“券商不涨,行情就不会结束”,有一定道理。券商作为行情的“晴雨表”,其滞涨说明市场还在蓄力,未到全面疯狂阶段,此时布局券商,反而能跟上后续行情的节奏。

14. 散户最容易犯的错:在券商横盘时耐不住寂寞换股,等券商启动后又追高进场。其实对于券商这种板块,耐心比频繁操作更重要,低位埋伏后持有,才能吃到完整的上涨行情。

15. 政策面对券商的支持从未断过。从推动券商合并重组,到鼓励开展创新业务,再到放宽外资持股限制,政策一直在引导券商做强做大,长期来看,行业集中度会提升,龙头券商的优势会更明显。

16. 成交量是券商上涨的“直接燃料”。近期A股成交量偶尔突破万亿,一旦成交量能稳定在万亿以上,券商的经纪业务收入会显著增长,股价也会随之反应,这是最直观的信号。

17. 别用“短期涨跌”衡量券商的价值。券商是典型的周期性板块,短期可能受情绪影响横盘,但长期来看,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其成长空间清晰可见,当前的低位正是布局的好时机。

18. 那些觉得券商“太慢”的人,往往没见过它的爆发力。一旦行情启动,券商股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连续上涨,甚至涨停潮,这种弹性是银行股、传统老股难以比拟的。

19. 最后提醒:布局券商不是盲目满仓,要结合自身风险承受力。保守型投资者可选择龙头券商做中线布局;激进型投资者可关注业绩弹性大的中小券商,但需设置止盈止损。市场永远有风险,理性布局才能稳健盈利。

20. 总结来说,当前的券商板块,就像“蓄势待发的箭”,估值低、逻辑硬、催化剂明确。与其在其他板块纠结忐忑,不如重点关注券商,耐心等待它的爆发——毕竟,牛市旗手的光芒,从来不会被长期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