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影视圈的风,说变就变。 这边,制片人郭宇欣估计正头疼。 一年连推三部霸总剧,

影视圈的风,说变就变。 这边,制片人郭宇欣估计正头疼。 一年连推三部霸总剧,单部播放量都冲到5亿,数据看着挺热闹,结果豆瓣评分清一色4.8,广告招商直接缩水三成。 观众一边骂着“悬浮”,一边点着播放键的日子,看来是到头了。 没办法,他只能掉头去啃茅盾文学奖的硬骨头,改编《春归》,赌一把转型。 另一边,制片人刘萧旭的路子更野。 他直接掏出8000万,一把砸进了民国剧。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爱奇艺直接给了S+评级,还没播,豆瓣上已经有3万人点了“想看”。 这摆明了是要复刻《觉醒年代》的路,用高品质制作冲口碑,赌一个爆款。 一个被迫转型,一个豪赌未来,背后其实是整个市场的地壳运动。 别不信,数据不会撒谎。 《2023年网络剧报告》显示,甜宠剧的备案数量暴跌42%,广告投放更是腰斩。 你爱看的“工业糖精”,资本已经不敢再乱撒了。 取而代之的是什么? 是《狂飙》,是《漫长的季节》。 这些现实题材剧,不仅豆瓣评分飙到8.5以上,招商金额更是逆势上涨60%。 观众的遥控器,才是最诚实的投票器。 当然,刘萧旭这8000万也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民国题材是出了名的高投入,去年同类剧集,能回本的只有三成。 一旦品质撑不起野心,这笔巨款很可能就打了水漂,沦为“高成本、低回报”陷阱里的又一个炮灰。 说到底,那个靠着流量明星和俗套剧情就能轻松圈钱的时代,真的过去了。 郭宇欣的无奈和刘萧旭的赌注,都在告诉整个行业一个事实:观众的审美已经升级,当大家开始“用脚投票”时,只有真正的好内容,才能保住自己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