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场打完,火箭队对本赛季的预期要不要调整?
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因为截止到目前两场,你能排列组合出非常多的“可能性”。
我们先看第一组可能性:
去年,在FVV和格林同时不在场的情况下,防守数据是往上走的(进攻往下走),这个阵容变量比较多,包括老三/狄龙/老格林/斜坡;但常量是阿门伊森小贾申京,正好这四位都在,这个阵容对手三分命中率只有 31.41%,远低于其他组合(36–37%),说明没有两位后卫时,火箭外线防守轮转更紧或阵容换成了防守更强的锋线/内线球员。
(原文)
你看,如果把伊森调首发?现在双塔最惨的情况,也就是三分和突破被漏的情况会不会好一些?乃至成为强点?
这个阵容的问题是进攻为便秘,但有杜兰特和进化后的申京阿门,会不会好一些?能不能“对冲缺阵影响”把胜率保持在去年的标准?
你看第二组可能性:
FVV缺阵的情况下,火箭的胜率是50%,包括输给已经在摆烂的篮网。那么,假设火箭所有的补强都必须在“FVV”不可替代的情况下,那么现在的补强可能将将把胜率提高到“弥补缺阵影响”的角度。那么胜率是不是只能预期在45—48胜?
再看第三组可能:
如果抛开所有样本不谈,假设这是一支新的球队,目前球员质地很高,但阵容有明显空位缺陷,那么好会不会继续引进变量?比如引入无欲无求的凯尔特人的小白?继续不计成本人的冲冠?
再看第四组可能:
假设球队认为此时此刻的核心就是着眼未来两年,把今年完全定义为过渡的一年,比如的观点:今年的任务就是挖掘球队年轻球员的潜力?坚定的把斜坡调首发,磨炼阿门的投射?其实季前赛火箭队进攻的潜力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前两场,斜坡首发时的进攻。
再看第五组可能:
目前两场的胜负和阵容磨合&强度&关键球员有太大的关系,SGA和CC的突破能力,雷霆和活塞都是顶级防守强队,且胜负都在毫厘,或许我们的预期就是:啥都别想,关注当下,耐心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