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查不知道,王健林真让人震惊! 没想到,为了偿还6000亿欠款,老王整整坚持了8年,如今眼看就要把账还清了。这几年,他想尽各种办法省钱、调整开支,却从未拖欠过员工工资。 万达是这么大的企业,要是王健林想,完全可以选择直接破产,然后悠闲地回家遛弯,安心享受退休生活。但老王没这么做,这不仅体现了他的责任心,更是一种非凡的魄力。 如今老王的万达,每年光收租就能赚很多钱,所以最后把账还清肯定不成问题。只是让人感慨,要是当初没搞万达文旅项目,不去跟迪士尼乐园竞争,也许就不会这么辛苦,毕竟步子跨得太大、太急了。 很多人只记得当年万达文旅城的轰轰烈烈,却忘了那场豪赌背后的行业困局。2016年前后,房地产行业迎来密集调控,融资渠道骤然收紧,而万达文旅项目平均每个投资超百亿,十几个项目同时铺开,资金链就像被拉到极致的弓弦。更关键的是,迪士尼作为全球主题乐园巨头,不仅有成熟的IP矩阵,还有一套经过几十年验证的运营体系,万达文旅虽然砸钱建了场馆,却在内容创新和用户粘性上差了火候,开业后不少项目客流量不及预期,回款速度远远跟不上投入。老王后来在采访里轻描淡写地说“认赌服输”,但谁都知道,这四个字背后是无数个通宵的决策会议,是亲手砍掉自己心血项目的决绝。 最让人佩服的不是他能赚钱,而是落魄时的底线没丢。6000亿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每天要还近2亿,换做任何一个企业,恐怕都会先想着裁员降本,可万达这8年里不仅没拖欠过工资,就连基层员工的社保公积金都足额缴纳。我身边有个在万达商管工作的朋友说,最难的时候公司高管集体降薪30%,但一线员工的薪酬一分没少,甚至逢年过节的福利都没断过。这种担当,比赚多少钱都更能赢得人心。要知道,当年不少房企爆雷后,老板卷款跑路、员工讨薪无门的新闻屡见不鲜,对比之下,老王宁愿变卖资产也要守住承诺,这份格局确实少见。 有人说他傻,觉得破产清算能保住更多个人财富,但真正懂商业的人都明白,他守住的是万达的信誉。这8年里,万达陆续出售了海外地产、酒店资产,甚至把核心的文旅项目打包转让,一步步从“重资产”转向“轻资产”运营。现在的万达商管,手握全国两百多个万达广场,2023年租金收入突破600亿,成为妥妥的“现金牛”。这种断臂求生的转型,看似被动,实则展现了精准的商业判断力——当行业红利褪去,与其死扛重资产的包袱,不如聚焦能稳定造血的核心业务。 回头再看那场与迪士尼的竞争,不能简单归为“步子太急”。当年中国主题乐园市场一片蓝海,万达的布局本身没错,错的是在扩张速度上没有把握好节奏,在内容打造上没能形成差异化优势。但换个角度想,正是那场失利让万达提前完成了转型,避开了后来房地产行业的深度调整。如今的老王,不再是那个追求“千亿规模”的扩张者,反而更像个稳健的“守业人”,这种从激进到沉稳的转变,何尝不是一种成长? 商界从来没有永远的赢家,却有永远的坚守者。王健林用8年时间证明,真正的企业家精神,不是顺境时的高歌猛进,而是逆境中的责任与担当。6000亿债务即将还清,万达也迎来了新的生机,而这段浴火重生的经历,不仅是万达的财富,更给所有创业者上了生动的一课:商业路上没有一帆风顺,守住底线、及时调整,才能在风浪中走得更远。 硬汉 王健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