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很聪明,登机飞往北京之前,公布人事名单,朱立伦回应:将集体辞职。 国民党最近这番权力交接,看懂的人会觉得里面门道很深。这绝不是一场简单的新旧势力互撕,更像是一出事先排练好的戏,一边在拆掉旧舞台,另一边则火速搭建新场景。 朱立伦的选择就很说明问题。他没有恋栈,而是带着自己的中高层班子集体谢幕。有人觉得这是给新主席郑丽文一个难堪,但更多人看出来,这其实是在帮她。朱立伦自己这几年干得不容易,挨了不少党内的骂,他太清楚国民党内耗的毛病了。 所以他干脆利落地把场子清空,把那些盘根错节的老关系、老势力一并带走。这么一来,郑丽文才有了放开手脚组建自己团队的空间。这跟过去洪秀柱、吴敦义等人上台后处处受制的窘境,形成了鲜明对比。 郑丽文的动作也快得惊人。上任还不到一个礼拜,人还没飞北京,一份关键的人事任命名单就拍板了。这手棋下得非常稳,就是要在自己离开台湾的时候,确保后院不起火,不给民进党任何见缝插针的机会。 看看她任命的人,比如敢说“复兴中华”、还跑去广州参加黄埔百年纪念的季麟连,还有党内元老李乾龙,再加上张荣恭和萧旭岑等人。这些人选的共同点就是立场清晰、能压得住阵脚。这就是一边“破”一边“立”,一套组合拳打下来,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更多问题。 人事布局的背后,其实是路线的大转向。郑丽文上台后的第一站就选在北京,这个选择本身就是最强的政治表态。她把“九二共识”直接说成是两岸关系的基石,明明白白地讲,台湾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种干脆利落,跟马英九时代完全不同。那时候国民党奉行“不统、不独、不武”,嘴上也常说“炎黄子孙”,但就是刻意回避“中国人”这个身份认同。这种模糊策略被不少人批评,认为它反而给了“台独”发展的土壤。 现在郑丽文显然不想再玩这种文字游戏了。她和她团队的选择,似乎是要扔掉过去那种瞻前顾后的包袱,换一种更主动、更清晰的方式来处理两岸关系。哪怕这种做法会引来对手更猛烈的攻击。 不过,说到底,岛内政坛无论怎么折腾,都只是大时代背景下的小插曲。决定台湾最终命运的,从来不是某个政党的内部调整,而是14亿人的共同意志和国家的硬实力。 对郑丽文来说,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台湾民众早就看腻了政客们互相扣“红帽子”、搞恶性斗争的戏码。历史的评判标准也只有一个:你究竟是顺应了潮流,还是螳臂当车? 未来,人们记住的不会是她党主席的任期有多长,而是她是否在关键时刻,为推动统一这件事做出了真正的贡献。这才是超越党派纷争,能被写进历史的功绩。毕竟,任何人都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个省”这个事实和最终的结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