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船速度非常快,但美专家提醒:全世界都被骗了,中国其实另有底牌。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我们都知道,现在中国造船厂的效率已经让全球侧目。长兴岛几个大厂,五天造好一艘新船,2024年交付量直接创下纪录。 有人说中国像是造“豆腐块”一样批量下水,但说到底,这种表面上的快,其实是工业体系底子厚、工人技术过硬、管理效率高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工人本身的技术培训体系就很扎实,很多师傅都是一线干了十几年,焊接、装配、检测环节一气呵成。 年轻一代工人也很拼,经常能在最短时间里掌握新设备新工艺。这种“人”的因素,是外界常常容易忽略的。 说到工业基础,这才是中国造船能够保持超高速度的根本。别看一艘大船,光用到的钢材、动力设备、电子系统、起重机械就涉及上百个行业。 中国有完善的钢铁和重型装备产业,所有配套都能实现国内供应。就算是最新型的特种钢板,比如零下60度不脆裂的高强度钢,中国企业不仅能造,还能稳定量产。其他国家要么还得靠进口,要么产能跟不上,造船周期就拖得特别长。 再说一个细节,很多人以为造船只是造壳,其实造船的质量关键是材料和工艺。现在中国能自己炼制超厚、超韧的止裂钢,能做高精度焊接,超声波检测、自动化装配全都跟得上。 你看数据,中国的高附加值船型订单占比已经超过98%,这说明我们早就不是只拼数量,而是靠高端技术吃饭。 美国有专家指出中国造船快只是“明面实力”,真正让他们担心的,是中国在整个海上作战体系的布局。比如远程反舰导弹、岸基雷达、电子战手段等,这些让中国的舰船在有“保护伞”的情况下,可以更大胆地走出去。 福建舰这样的航母下水,不只是靠本身硬件好,更是背后有一整套防护体系在保驾护航。 当今全球讲环保,绿色造船成了新方向。中国没等别人发力,自己就搞出了LNG、甲醇等新型动力船型,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占有率接近八成。 钢材用量能降,碳排放能控,自动修复的新材料也在加速研发。别看这都是“幕后功夫”,其实决定了未来10年谁能在这一行继续领先。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为啥中国能把造船做得这么快?其实除了技术和产业链,最根本的是中国制造业的“协同能力”极强。 上游钢铁、电子、动力,下游港口、船舶服务,一条龙配套,没哪个环节掉链子。只要接到订单,各方一起上,出货速度自然有保障。这种整体配合,很多欧美同行都羡慕却学不来。 说到底,造船业的“表面快”背后,是几十年工业化积淀,是每一道流程的专业化提升,是全社会对制造业的认同和支持。 美国专家的所谓“提醒”,其实正是他们发现中国已不只是拼成本拼速度,更在核心技术、产业协同、绿色创新等领域逐步建立了新优势。 信源:平均5天交付一艘新船 中国造船业缘何能领跑全球?——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