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执法专题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执法局负责同志通报了2025年以来全省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情况。
今年,云南省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以规范涉企检查为重点,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聚焦“两违四乱”问题,扎实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专项整治。动态更新《权责清单》45项,制定《行政检查标准》329条,出台《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部门涉企行政检查的措施》等一系列制度,为执法行为划定清晰边界。严格落实“综合查一次”“扫码入企”“企业安静期”等要求,将年初计划的16项监督帮扶整合为9项,废止不合时宜的执法监管方案7件。构建了以污染源自动监控为核心的“事前预警—事中调度—事后执法”非现场监管模式,全年推送各类预警、督办信息近20万条。深化移动执法系统应用,实现“一个APP执法”,并与司法厅“扫码入企”系统深度对接,从技术上规范入企检查行为。据统计,全省涉企生态环境现场执法检查频次较去年同期下降51.47%,非现场检查次数同比增长27.6%,在提升监管效能的同时,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
通过持续推动执法理念从单纯监管向“监管+服务”转变,积极推行差异化监管,将1162家信用好风险小的企业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对清单内企业原则上采用非现场方式监管。同时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全年共依法办理免予处罚案件149件,免罚金额3055.65万元,体现了执法的温度与尺度。
同时,对恶意环境违法行为,全省生态环境部门始终坚持“零容忍”,今年以来,全省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723件,罚款金额7731.22万元。尤其在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方面,共查处案件74件,罚款768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涉嫌犯罪案件55件。在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方面,对全省机动车检测机构实现全覆盖监督检查,对159家违法机构进行行政处罚,共处罚款1749.5万元。对环评机构的175份涉嫌弄虚作假的环评文件移交公安机关侦办,有力维护了市场秩序和环境法律权威。
全媒体记者:李瑞莹
审核:王海涛
二审:陈唯一
终审:黄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