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于2025年10月25日向国际社会宣布,中国正在安徽合肥建设全球首个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预计2027年竣工,有望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实现聚变发电的设施。该装置采用全超导托卡马克技术,通过模拟太阳核聚变反应释放清洁能源,其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已突破1000秒世界纪录。 核心进展与意义 技术突破 BEST装置在超导磁体、等离子体约束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2025年5月进入总装阶段,计划2030年首次实现聚变发电。其前代装置EAST已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1000秒,为工程化奠定基础。 全球影响 若成功发电,将彻底改变能源格局,提供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中国同时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推动全球合作。 1.人造太阳与可控核聚变 2.核聚变与核裂变的区别 3.可控核聚变的挑战 4.可控核聚变的燃料来源 5.可控核聚变的实际应用 未来规划 2027年目标:完成BEST装置建设,验证聚变发电关键技术。 长期愿景:建设世界首个聚变示范堆,推动商业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