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郑智化以后商演估计没人敢请了! 这话不是空穴来风,2025年10月25号那桩

郑智化以后商演估计没人敢请了! 这话不是空穴来风,2025年10月25号那桩深圳机场的事儿,把这位唱《水手》的老牌歌手推到了风口浪尖,也彻底砸了自己的商演招牌!当天他坐深航航班回台北,因为航班停远机位,机场安排了登机车保障轮椅旅客,结果他转头就在社交平台发文,说司机冷眼旁观,升降板搭不上,自己“连滚带爬”才进了机舱,骂机场“最没人性”。 这话一出来,网友全炸了——毕竟他是唱着“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的励志标杆,残疾人维权的由头太容易让人共情。深圳机场当天就急着道歉,承诺增派人手、试点坡度连接装置,态度摆得极低 。可谁能想到,隔天监控视频一曝光,剧情直接反转!画面里明明有两名工作人员一左一右搀扶他,他拄着拐杖稳稳走进机舱,哪有什么“连滚带爬”?所谓的“高度差”,根本是机场为防设备刮碰飞机的安全规范,必须留20厘米间距。 这波操作太败好感了!你想想,主办方请商演是图啥?无非是借艺人的正面形象拉人气、稳口碑。现在郑智化整这么一出,先夸大其词博同情,被戳穿后又轻描淡写说“只是误会”,这种失信行为谁敢沾?之前江苏有个歌手李行亮,就因为综艺炒作被网友抵制,商演直接被主办方撤了,这就是典型的流量反噬 。郑智化这事儿性质更严重,毕竟牵扯到“撒谎”嫌疑,品牌方躲都来不及。 更要命的是,这不是他第一次跟演出方起冲突。2004年在湖南湘潭的助残日演出,他就因为迟到违约,非要主办方先给钱才上台,闹得1000多歌迷等了七八个小时,最后还倒打一耙说被“强行架上舞台”,后来查出来连演出审批都没办。老粉可能还记得,他当年靠《星星点灯》火遍全国,歌词里全是坚韧不屈,可现实里处理问题的方式,跟歌里唱的压根不是一回事。 这里得说几个业内的规矩,也就是专业知识点。第一个是**《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 里明确说了,对有劣迹丑闻、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演员,审批时一概不予通过 。郑智化现在舆情翻车,就算有人想请,过审批这关都难。第二个是大型演出风险评估机制,现在主办方必须把网上舆情、网民评价纳入评估,他这话题度虽高,但全是负面,风险评估根本过不了。第三个就是艺人公众形象溢价,商演报价里一大半是“形象费”,现在形象崩了,报价再低也没人要,毕竟谁也不想花钱请个“争议人物”砸自己场子。 你小时候是不是也唱过《水手》?是不是也曾觉得他的经历特别励志?可这次事件后,再听“擦干泪不要怕”,是不是总觉得变了味?还有个问题,无障碍服务确实需要改进,但用夸大其词的方式维权,是不是反而会让真正的维权声音被质疑? 商演市场本来就越来越谨慎,尤其是2024年各地加强管控后,主办方对艺人的言行审核严得很。之前有个脱口秀演员就因为一句话不当,演出直接被叫停,主办方赔了上百万。郑智化这事儿,等于把“风险”两个字贴在了自己脑门上。他后来又说“有隐退念头”,与其说是被逼的,不如说是舆论反噬下的无奈之举——再不退,商演市场也容不下他了。 有人说他只是“言语过激”,出发点是好的。可问题是,公众的信任经不起消耗。当你把“连滚带爬”这种词当武器,当监控视频戳破谎言,再励志的过往也救不了崩塌的口碑。主办方不是慈善家,他们要的是安全、稳妥,而不是一个随时可能引发舆情风暴的“定时炸弹”。 郑智化的商演之路走到头,真不是网友太苛刻,而是他自己砸了招牌。《水手》里的精神值得尊重,但现实里的言行更得经得起推敲。失信一次,想再赢回市场信任,难如登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