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中国不欠任何国家的!越南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达了真实的想法,说中国有义务帮助

中国不欠任何国家的!越南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达了真实的想法,说中国有义务帮助越南。其实不光越南,看看世界上很多小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的表现,他们的想法跟越南一样。不给好处就撒泼打滚,要么故意去和西方走近点,要么就故意弄个政策针对中国。   就说越南,抗美援越的时候,那时候咱们自己也不富裕,可还是把粮食、武器往越南送,多少战士为了帮助越南牺牲在异国他乡。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在越战期间向越南提供了170余架飞机、216万支枪械、500万吨粮食,以及足以装备200万军队的弹药。   这些援助在当时的中国意味着什么?1960年代的中国正经历经济困难,却仍咬牙承担起国际主义义务。更令人痛心的是,超过1100名中国军人永远留在了越南土地上。   可结果呢?越南刚打完胜仗,就开始忘恩负义,不但在边境上挑起事端,还大规模驱赶华侨。   1977年至1979年间,越南当局以“净化边境”为名,强行驱逐20余万华侨,每人需缴纳12两黄金才能离境,交不起的直接被处决。那些曾为越南独立流血的华人,瞬间从“同志加兄弟”变成了“阶级敌人”。   这种戏剧性的转变背后,藏着某些国家的生存哲学:当需要你的时候,就搬出“历史友谊”“共同理想”;当不需要你的时候,立刻翻脸不认人,甚至反咬一口。   越南的例子并非孤例。看看菲律宾,2016年南海仲裁案闹得沸沸扬扬,背后少不了美国的怂恿。可转头菲律宾就发现,离开中国市场,他们的香蕉、菠萝根本卖不出去。   2024年菲律宾对华水果出口逆势增长18%,杜特尔特政府不得不重新调整对华政策。这种“边吃中国饭、边砸中国锅”的操作,在东南亚屡见不鲜。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某些国家对“援助”的理解存在根本性偏差。越南总理在达沃斯提出“中国有义务帮助弱者”的论调,本质上是把国际关系等同于慈善施舍。   但他们似乎忘记了,中国的发展不是靠殖民掠夺,而是靠亿万人民的辛勤劳动。西方国家通过几百年的殖民积累,确实对发展中国家负有历史责任,但中国没有这个义务。   相反,中国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平等合作。以中越贸易为例,2024年前11个月,双边贸易额达1.67万亿元,占越南外贸总额的近1/3,中国连续15年稳居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   这种合作是基于市场规律的互利共赢,而非单方面的施舍。   更讽刺的是,这些国家一边享受着中国市场的红利,一边在安全领域向西方靠拢。   越南近年来频繁与美国举行联合军演,甚至允许美军舰停靠金兰湾,同时却希望中国继续提供经济支持。这种“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投机策略,在东南亚国家中颇为流行。   他们似乎认为,只要在中美之间玩平衡,就能两头捞好处。   但现实很骨感:2024年越南吸引的外资中,美国占比不到10%,而中国投资同比增长100%,成为越南最大外资来源国。离开了中国产业链的支撑,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升级举步维艰。   某些国家的“巨婴心态”还体现在对国际规则的双重标准上。当中国按照WTO规则行事时,他们指责中国“倾销”;当中国扩大开放时,他们又以“国家安全”为由设置壁垒。   比如越南,一边要求中国扩大农产品进口,一边对中国电子产品加征关税。这种“只占便宜不吃亏”的做法,最终损害的是自身信誉。   2024年越南对中国贸易逆差扩大至230亿美元,其国内产业因过度依赖中国中间产品而陷入被动。   历史的镜子总是清晰的。1978年越南在苏联支持下入侵柬埔寨,中国被迫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这场战争让越南意识到,挑衅中国的代价有多大。   如今四十年过去,越南经济总量仍不足中国的3%,却在南海问题上小动作不断。   这种实力与野心的错位,注定了他们的折腾掀不起大浪。正如东南亚谚语所说:“不要用鸡蛋碰石头。”在国际政治中,实力永远是硬道理。   某些国家的“讨价还价”心态,本质上是对自身定位的误判。他们既想享受大国崛起的红利,又不愿承担相应的责任;既想获得经济利益,又不愿放弃政治投机。这种矛盾心理,最终只会让他们在国际舞台上沦为跳梁小丑。   中国始终奉行“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的外交原则。对于真心合作的国家,我们敞开怀抱;对于那些试图讹诈的国家,我们也绝不惯着。   毕竟,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国际丛林里,尊严从来都是靠实力挣来的,而不是靠乞讨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