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全职妈妈报警喊“管不了娃”:孩子冷漠、丈夫缺位,这场崩溃藏着多少家庭隐痛?

全职妈妈报警喊“管不了娃”:孩子冷漠、丈夫缺位,这场崩溃藏着多少家庭隐痛? “再管下去我就要死了!”江苏一位全职妈妈的报警电话,让“家庭育儿困境”再次冲上热搜。视频里,她崩溃哭诉时,年幼的儿子正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全程冷漠旁观;当民警建议和孩子爸爸商量时,她的一句“他不管,全家都不管”,道尽了无数全职妈妈的无奈。 这场看似偶然的家庭冲突,实则是多重矛盾的集中爆发。从育儿责任来看,“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分工,成了部分家庭的“甩锅借口”——爸爸以“挣钱养家”为由缺席孩子成长,全家把教育、陪伴、生活照料的压力全压在妈妈身上,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指责声又会先指向“没管好娃”的妈妈。这种“责任全担、过错全背”的失衡状态,早已为妈妈的崩溃埋下伏笔。 孩子的冷漠更值得深思。视频里孩子对妈妈的痛苦无动于衷,并非天生自私,而是长期育儿失当的结果。妈妈在崩溃边缘仍允许孩子看电视吃零食,或许是疲惫到无力管教,或许是想通过妥协换取片刻安宁,但这种“无边界的纵容”,反而让孩子失去了感知他人情绪的能力。当然,这并非妈妈一人的错——缺乏爸爸和家人的配合,单靠她一人很难建立起有效的育儿规则,更别提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更现实的困境,是全职妈妈的“经济依附”与“价值困境”。当妈妈失去收入来源,伸手向家人要钱时,不仅可能面临“你没工作”的隐性歧视,还会逐渐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感。就像这位报警的妈妈,当育儿压力、家庭忽视、自我价值否定交织在一起,她的崩溃早已不是“管不好娃”那么简单,而是对“被消耗、被忽视”生活的绝望反抗。 这场报警事件,与其说是一个家庭的“育儿失败”,不如说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部分家庭分工的失衡、育儿观念的错位,以及全职妈妈群体的生存困境。未来,如何让爸爸真正回归育儿角色?如何给予全职妈妈更多理解与支持?如何在管教与关爱中培养孩子的共情力?这些问题,需要每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共同思考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