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据Axios独家报道,OpenAI在一份首次向该媒体披露的监管文件中预测,未来几年内,对AI基础设施的投入,将为美国带来显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
在OpenAI看来,这件事的意义远不止于发展AI——这更是美国实现“再工业化”的重要契机。
在OpenAI的认知里,当前围绕AI展开的算力争夺、电网升级与供应链重建工作,理应成为推动美国制造业与能源生产加速发展的核心动力。
OpenAI内部一项最新分析显示,若在AI基础设施领域投入首批1万亿美元,未来3年内,这一投入将为美国GDP增长贡献超5个百分点。
同时,该公司还指出,未来5年,市场对电工、机械师及其他建筑行业技术工人的需求将大幅攀升——仅为满足OpenAI自身的AI基建需求,所需人数就将占到上述现有劳动力总量的20%左右。

OpenAI全球事务总裁克里斯·莱汉(ChrisLehane)还提出了多项具体政策建议:
美国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应将“缩小美中之间的‘电力缺口’”列为优先任务,具体目标是设定“每年新增100吉瓦(GW)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国家级宏伟目标;
政府需扩大针对AI相关领域的税收抵免政策,同时利用AI技术加快联邦层面的项目审批与环境评估流程;
此外,当“负责任的”AI企业开展儿童安全红队测试及相关安全评估工作时,美国司法部应给予这些企业法律豁免权;
政府还应鼓励更多企业与“人工智能标准与创新中心”展开合作,“包括推动国会为参与企业提供责任保护,比如优先适用联邦法规、排除州级法规的约束”。
透过这些建议不难看出,2025年,AI行业的核心诉求是“抵制”联邦层面AI监管政策的推进,而到了2026年,行业重心已转向推动美国政府出手,为AI企业搭建所需的发展框架,助力企业实现其宏大发展规划。
莱汉也表示,OpenAI计划通过自身的“星门”(Stargate)站点,为美国实现上述新能源目标出一份力。
“2026年及以后,我们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力,强化更广泛的本土供应链——与美国本土供应商及制造商合作,加大对国内数据中心关键零部件本土生产的投入,”莱汉在文件中写道,“同时,我们还将在美式制造业领域建立更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增加投资,专门为AI机器人与智能设备领域的研发工作提速。”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AI基础设施的热潮,或许正从其他领域“分流”美国制造业发展所需的能源与资金。
据彭博社报道,截至目前,美国今年新建工厂的建设支出同比下降了2.5%,但数据中心的建设支出却同比增长了近18%。归根结底,OpenAI正在将AI基础设施打造成美国新的产业政策核心方向。(转自AI普瑞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