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中国一个安世还不够?欧盟主席盯上了中国又一优势产业,宣称欧洲“重大商业机遇”到来,而抓住机遇的关键,在于“不懈努力对抗首要竞争对手”,也就是中国。 安世的闹剧还没有落幕,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就已经将矛头直指中国的绿色产业,在信函中公然宣称“对抗中国是抓住绿色商业机遇的关键”,它们这些西方国家是真把中国当软柿子捏啊。 欧盟对中国态度的强硬本质上是自身绿色产业竞争力的衰退,中国的光伏组件全球产量占比已高达80%,新能源汽车8月在欧注册量已超越特斯拉,11万亿元规模的绿色低碳产业更撑起全球新能源供应链半壁江山,这些成果刺痛了欧洲在气候治理领域的话语权自尊。 还有就是配合美国的谋划,美国通过绿色技术封锁、排华产业政策遏制中国产业链升级,欧盟则紧随其后将绿色议题政治化,冯德莱恩对电池、太阳能电池板等中国优势领域的针对性表态,实则是对美“去中国化”供应链联盟的呼应,只能说欧盟不愧是美国忠实的小弟。 但中国也不是吃素的,面对欧盟的挑衅,中方展现出坚定而理性的立场,商务部明确表态,对欧盟针对电动汽车的无理关税“强烈不满、坚决反对”,指出其本质是滥用贸易保护措施、将绿色议题工具化。 中国奉行开放合作,但这并不是没有底线的妥协,中方愿意在相互尊重基础上进行对话解决分歧,但坚决反对将产业竞争政治化,欧盟若执意在对抗道路上狂奔,最终只会错失中国绿色市场机遇,让自身陷入能源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双重困境。 以上是小编个人看法,如果您也认同,麻烦点赞支持!有更好的见解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方便大家一同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