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和老公冷战已经快半个月了,半年没有夫妻生活,憋着他,这期间我们各做各的饭,谁也不

和老公冷战已经快半个月了,半年没有夫妻生活,憋着他,这期间我们各做各的饭,谁也不说话,家里静的可怕,我是不怕冷战的人,这样子真好,没人打扰,也不用迎合他,挺好!​ 清晨七点的厨房,我煮鸡蛋的水声和他拿面包的塑料袋声撞在一起,却连个眼神都凑不齐。有人说冷战最熬人,可我一度觉得这是婚姻最好的状态——不用问他想吃排骨还是青菜,不用勉强找话题搭话,连他修好了洗衣机、默默扛回一袋米,我都能心安理得地不说谢谢。 这种“省心”的日子,其实藏着婚姻最毒的病灶。我们像两台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他交水电费,我扔垃圾;他修家电,我买食材,所有动作都精准衔接,却没有一丝情感流动。心理学里说这是“假性亲密关系”,披着夫妻的外衣,实则是最陌生的合租室友,连沉默都成了自我保护的盔甲。 以前总为他挑食拌嘴,现在自己做自己爱吃的,倒真清净了。可那天感冒煮粥,看见他拎着米走进厨房又转身回书房时,我心里还是颤了一下。他泡方便面的声音从客厅传来,我盛着热粥的手停在半空——这哪是省心,分明是把彼此的关心都堵在了喉咙里,连分享一口热饭都成了奢望。 有人把冷战当成“不吵架的智慧”,可这沉默根本不是冷静,是逃避的借口。洗衣机坏了他默默修好,衣服吹楼下他悄悄捡回,这些无声的付出不是不爱,是我们都怕先开口就输了,怕热情被冷水浇灭,索性干脆关上心门。就像水电费通知单,以前我催他交,现在他自觉拿去付,没人提钱,也没人提关心,日子过成了流水账,却没了人情味。 我妈打电话问我们好不好,我笑着说挺好,挂了电话看着书房的门,突然想起以前他会抢过电话跟我妈说“她最近爱吃排骨,我明天买”。现在呢?我们连跟外人演戏都懒得搭伙,只剩各自的“报喜不报忧”。这种默契,比吵架还让人寒心。 别再骗自己“冷战挺好”了,那些没说出口的谢谢,没递出去的热粥,没分享的心事,都会慢慢啃食掉婚姻的根基。沉默不是金,是婚姻的慢性毒药,它让你习惯了孤独,却忘了两个人在一起的意义,从来不是互不打扰,而是彼此需要。 或许某天早上,我会多煮一个鸡蛋,他会多拿一盒牛奶,谁都不用先道歉,递过去的那一刻,就能把这窒息的沉默戳个窟窿。毕竟,那些藏在沉默里的在乎,不该烂在日复一日的冷清里。你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