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河南省唐河县毕店镇:乡村广播响当当,文明新风树榜样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春段晨曦

清晨,河南省唐河县毕店镇肖棚村的乡村田野间,一声声熟悉的乡音准时响起:“父老乡亲们!垃圾进桶放,环境美十分;垃圾随手扔,子孙埋怨咱……”这不是简单的晨练口号,而是该镇应急广播“大喇叭”正在传递的日常倡议。如今,这些遍布各村的“大喇叭”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在政策传递、环境整治和乡风培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喇叭是政策落地的“加速器”

过去,政策宣传依赖传单海报,老年人视力不佳,理解困难。毕店镇转变思路,将“大喇叭”打造成惠农政策的“直通车”。镇里安排专人梳理医保缴费、粮食补贴等政策要点,用通俗方言翻译成“大白话”定期播报。遇到突发天气或政策调整,还会即时加播提醒。“现在喇叭天天讲,政策一听就明白!”肖棚村村民吕大叔的话,道出了许多村民的心声。这种方式让政策突破了文字和地域的限制,实现了“足不出户知政策,在家就能享福利”。

大喇叭是环境整治的“助推器”

针对农村垃圾乱堆、污水乱排等“顽疾”,“大喇叭”化身环境卫生的“宣传员”。广播不仅明确整治要求,还分享“厨余垃圾变肥料”“家禽圈养讲卫生”等实用妙招。同时,在每周四的村庄清洁日,大喇叭还巡回出现在村庄的各个角落,督促大家主动参与到庭院清扫、道路保洁当中,村民们也在大喇叭党的督促和鼓励下变得干劲满满,昔日的“脏乱差”逐渐被“洁净美”取代,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大喇叭是文明乡风的“培育器”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毕店镇借助“大喇叭”搭建文明乡风“传播站”,定期播报村规民约和孝老爱亲典型事迹,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铺张浪费,通过接地气的语言为大家讲述“身边人、手边事”,通过真实案例宣传移风易俗,在潜移默化中,越来越多的村民自觉践行文明礼仪,文明新风尚在乡村落地生根。

展望未来,毕店镇计划进一步升级“大喇叭”功能,推进“会长说事”工作的开展,这一举措旨在让“大喇叭”更贴近村民生活,成为服务乡村发展的“贴心伙伴”,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