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73年,故宫把3000套御林军铠甲拿出来卖,价格一套只有5毛钱,不过加了一个

1973年,故宫把3000套御林军铠甲拿出来卖,价格一套只有5毛钱,不过加了一个规定,那就是必须拆开铠甲,取出里面的丝绵,当大家得到用途后,纷纷直呼离谱! 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家正处于发展之中,当时的各种物资十分稀缺,故宫也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所以他们决定出售御林军铠甲这些文物来缓解压力。 当时的故宫里存在着许多御林军铠甲,这些铠甲原本是明清时期御林军作战时穿的,有着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但由于年代太过久远,再加上当时的保管条件实在有些,这些铠甲的保存状况并不是很好,而且,当时国家正处在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各项物资都需要调配使用。 故宫的仓库空间有限,这些东西占用了大量的地方,却又没有足够的资金和人力来进行专业的修复和保养。 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们很可能就会慢慢腐朽,最终变成一堆废铁和烂布,于是,故宫方面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将它们出售,以缓解库存压力和资金紧张的局面。 但故宫的定价并不高,所以依然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购买,这些铠甲有的虽然应损坏,但放在家里瞻仰还是不错的,所以很快,这些铠甲就被抢购一空。 不过,故宫在售卖之时要求购买者必须把其中的丝绵取出留下,这些丝绵是用于拿去当作棉被的填充物。 在那个年代,棉被是每个家庭过冬都需要的东西,可当时的棉花产量实在有限,一些家庭连个棉被都没有,而这些铠甲里的丝绵,质量还不错,经过处理后完全可以用来填充棉被。 故宫方面可能是考虑到这一点,才做出了这样的规定,他们希望这些丝绵能够发挥更大的实用价值,而不是让铠甲在仓库里慢慢烂掉。 可是,对于很多热爱历史和文化的人来说,这种做法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这些御林军铠甲不仅仅是简单的衣物,它们承载着明清时期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 可以说这些文物见证了我们的历史,结果它们的下场只是如此,只能说是暴殄天物,但这也看出了当时特殊的社会现实。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不得不做出一些看似离谱的决策,以解决眼前的困难,但从保护文物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行为忽略了文物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主要信源:中国在线——故宫曾贱卖3000套清代铠甲 一件5角卖职工当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