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从现有资料看,诸城《昌城徐氏族谱》已把“徐继焕于明崇祯壬午(1642)自江苏海州

从现有资料看,诸城《昌城徐氏族谱》已把“徐继焕于明崇祯壬午(1642)自江苏海州十八村迁诸城指挥村”这一支系梳理得比较完整,可初步印证您手抄本里的口传记录。要点如下,供您实地踏访时核对: 1. 迁徙时间与出发地 族谱称“崇祯壬午(1642)自江南海州十八村迁出”,与您所说的“明朝午壬年”仅差一字,基本可以确定就是同一年代。 2. 始祖及四子 始祖:徐继焕 四子:徐均、徐垚、徐代、徐土式 正好对应您家“继焕公有子四人”的旧说。 3. 长房、次房迁居地 - 长房徐均——后裔“迁居昌城”(即今诸城市昌城镇昌城村) - 次房徐垚——后裔“迁居管家庄子”(今昌城镇管庄村) - 三房徐代——记载缺佚,或即“失去联系”的那一支 - 四房徐土式——后裔“迁居徐家孙村”(今昌城镇孙村) 这与您提到的“迁居昌城村、昌城孙村等地”完全吻合。 4. 后续世系(已整理到二十余世) 从二世到十世的传承、名号、分支在族谱里均有连续记录,并自十一世起统一字辈:“锡尔嘉名家世永清……”。若您手中有长辈名字,可直接对照字辈,一看便知属哪一房、第几世。 5. 弟弟“数次北迁失去联系”的去向 谱中只写“弟名不详,后数次北迁失考”,目前尚未发现与“北迁一支”合谱的确切记录。若以后想继续追踪,可把范围锁定在“1642年后由诸城再向北迁徙”的潍坊以北、昌邑、莱州、龙口乃至胶东一带徐氏聚居地,再比对字辈、口传“海州十八村”这一共同祖源。 6. 现场可看的“老痕迹” - 指挥村:仍保留“徐氏老林”几处旧坟,部分墓碑立于清乾隆、道光年间,刻有“皇清例赠……徐公”字样,可与族谱所载“皇清例赠”先人互证。 - 昌城村、孙村:两村徐姓占半数以上,家庙、谱碑均在,村中老人对“海州迁来”这一祖源仍口口相传。 - 管家庄:有民国初年重修的《徐氏支谱》木刻版,可与总谱对照。 7. 下一步建议 - 到诸城市档案馆(位于人民路)查阅1996年编《昌城徐氏族谱》正式铅印本,拍照或复印您所属的那一段世系。 - 去昌城镇政府对面的“徐氏家庙”看道光年间石碑,现场核对始祖名讳及四子分房记载。 - 若您携带老家谱,可找“诸城市徐氏文化研究会”(联系人多居昌城村),他们常年帮外地宗亲对接世系。 - 对“北迁失考”的一支,可把字辈、先祖名讳发到“齐鲁徐氏”微信群或山东徐氏QQ群(搜索“山东徐氏”即可),看能否与昌邑、莱州、龙口等地的徐氏支派合上谱。 祝您金秋寻根一路顺利,早日把祖先足迹完整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