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年白求恩临终前,向聂元帅提出要求:请给我的离婚妻子拨一笔钱“我的前妻,我亲爱的弗朗西斯,我弥留之际最放不下的人。希望我死后,政府能给她拨一笔钱,用作她的生活费。” 白求恩和弗朗西斯的缘分始于爱丁堡,33岁的他去参加外科医学会考试时,遇见了22岁的英国姑娘弗朗西斯,两人一见钟情,考试结束就结伴旅行,一年后便结了婚。 婚后白求恩在底特律当私人医生,他心疼穷人,常常免费给付不起医药费的人治病,病人越来越多,劳累加上频繁接触患者,他染上了当时被称为“白色瘟疫”的肺结核,这在当年几乎是绝症。 看着才25岁的妻子,白求恩又疼又愧,他怕把病传染给弗朗西斯,更不想耽误她的一生,硬着心肠提出离婚。 弗朗西斯哭着不肯,他就以“不离婚就不治疗”相逼,最后只能在火车站看着妻子流泪离去。一年后离婚判决书下来,弗朗西斯伤心地回了家乡,可她始终没改嫁,一直牵挂着白求恩的病情。 没想到白求恩凭着超人的毅力,在自己身上试了当时风险很大的治疗方法,竟然奇迹般痊愈了。出院当天,他第一时间给弗朗西斯发电报,说自己病好了,感情依旧,又写信催她回来。弗朗西斯立刻赶回,两人在教堂举行了第二次婚礼。 那时白求恩事业正好,成了蒙特利尔圣心医院的胸外科主任,还当选了美国胸外科学会理事,可他一门心思扑在工作和研究上,总想着推动免费医疗改革,让穷人也能看病,常常忽略了弗朗西斯。 时间久了,弗朗西斯忍受不了孤寂,提出了分手,白求恩虽意外但也理解,他知道不能耽误妻子找幸福,便友好地办了离婚手续。 即便分了手,两人还是好朋友,偶尔会见面。1937年白求恩决定来中国支援抗战,特地去找弗朗西斯商量,听她的意见。出发后途经香港,他还专门给她写信,说“中国需要我”,还祝她幸福。 在华的日子里,白求恩把全部精力都投到了八路军的医疗事业上,他带着医疗队在前线抢治伤员,发明医疗器械,创办卫生学校,把自己的钱和物资全捐了出去,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留。 到了1939年10月,白求恩本打算回国募集药品,可没过多久就高烧不退,感染了丹毒,病情越来越重。聂元帅派了医生带着药品赶来,还命令部队不惜一切代价转移他,可还是没能留住他。 弥留之际,他心里最放不下的就是弗朗西斯,他知道自己这一辈子亏欠她太多,第一次离婚让她伤心,复婚又没能好好陪伴,如今自己走了,她一个人生活肯定不容易。 可他自己早已身无分文,所有的一切都给了中国的抗战事业,只能恳求国际援华委员会和聂元帅帮忙,给弗朗西斯拨一笔生活费。 他在遗言里说自己“应负的责任很重”,还让转告弗朗西斯,他很抱歉,也曾经很愉快,这简简单单的话里,全是对过往时光的珍视和对没能尽到责任的愧疚。 聂元帅得知后心里特别难受,他知道白求恩是为中国人民牺牲的,他的请求必须满足。后来组织上不仅给弗朗西斯送去了生活费,还一直关心着她的生活。 白求恩这辈子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心里装着全世界的穷人,可在生命最后一刻,他心里最软的地方还是留给了那个曾经深爱过的女人,这份深情不管过多久看,都让人心里发烫。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