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果不其然,黑石还是翻了脸!刚在北京握完手,转身就把支票递给了美军。说好当桥梁的,结果却是桥墩塌了,踩着我们的信任去签下下一笔大单。 之前黑石的掌门人苏世民还在北京,说着中美是全球关键,说黑石愿意搭桥让两边合作。中国媒体用“建设性”形容那场会谈,不少人都觉得全球大资本终于要回归理性,在中国和美国之间起到连通作用。 谁能想到,现在黑石就把支票递给了美军,投入美国军队的核心现代化改造。北京的会谈,新能源合作、基础建设,说得多热闹,可没多久,这些友好的话就像没说过一样,黑石的动作彻底变了味。 其实从黑石的行为来看,这根本不是什么反复无常,它一直在全球范围寻找能赚钱的生意。 今年3月,他们刚刚用190亿美元从李嘉诚手里买下了世界各地不少港口,包括巴拿马运河两头的重要口岸。这事进行得非常顺畅,别说美国担心中国控制港口威胁安全了,相关声音都安静了许多。 靠着强大的资本实力,黑石跳过了两国政治博弈,把港口和军工都变成自己的筹码,而这些,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益最大化。 美军选择黑石,也并不是被忽悠。传统军工体系太慢,钱花得乱,遇到像中俄这样的技术竞争压力,就必须提效率。 黑石的优势不只是财力,更有一套精明的管理办法。投资快,产出快,风险谁扛都规划得清清楚楚。 对美军来说,这样的合作能快速提升战力,高管们也能交出漂亮的成果。这种资本玩法,把军队操作成了上市公司一样,直接把效率和回报摆到第一位。 但问题来了,资本的天然属性就是赚钱,只顾成绩单,不看长远风险。军队对国家负责,而投资公司只对股东负责。 如果军事计划变成只追求短期回报,哪些应该捡、哪些该丢,全都要支出算账。一旦财务目标决定行动,未来的大型项目会不会被短视的利益否定?战场上的选择,也可能变成资本算计的新变量。 黑石在全球范围内布局,逻辑其实很简单。哪边利润高,它就往哪边倒。中国的市场也好,美国军工也罢,在黑石眼里就是数据。每笔钱投向哪里、怎么运作完全看哪一方更值得下注。 当年港口收购顺利,由于没有安全威胁的说法,自然没人阻挠;这回和美军合作,看重的就是效率和利润,完全没什么国界之分。 苏世民的“桥梁”说法,实质就是投资者来回跑,哪边行情好就签合同,随时准备调整策略。这种操作,不是一次突发奇想,更不是单纯商业合作那么简单。本质上是全球资本正在重新塑造很多国家的命运。 对于中国来说,核心不是要拒绝外来资本,而是要搞明白,黑石这样的公司玩的是账本,不是情感。 今天坐在你面前,谈战略合作,明天可能就在别的会议室签另一份协议,说的还是那些好听的话,但账面利益才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