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猪油是战略物资?一位退伍老兵告诉我:90%的人不知道,猪油是“战时黄金”,千斤黄金也换不来一斤猪油。 前几天和一位退伍老兵聊天他一句话给我惊着了,“别小看厨房那罐猪油,打仗的时候千斤黄金都换不来一斤。”我起初以为是玩笑,猪油不就是炒菜提香的吗? 老兵摆了摆手说我太年轻,这白花花的油脂在战场上可是能救命的硬通货,黄金在它面前都得靠边站。 要说最实在的那肯定还是填饱肚子,在零下30度的边防线上,士兵一天得补3500千卡热量才扛得住,100克猪油就有900千卡一两猪油顶三斤米饭的热量。 早在抗美援朝的时候志愿军的炒面里都拌着猪油,一口下去浑身暖烘烘才能在雪地里趴半天,要是光吃压缩饼干撑不了多久就浑身发飘哪有力气扛枪打仗? 更关键的是武器,在战场上机枪卡壳、坦克车轴生锈,那可是要命的事,以前缺专业润滑剂,全靠猪油救急,抹在金属上既能减少磨损还能防氧化生锈。 其实不管是捡来的旧枪还是老炮,擦上猪油立马能用。 这位老兵说最险的一次,就是机枪卡壳正急眼班长抹了点猪油,“咔嗒”一声就恢复射击硬生生挡住了敌人冲锋。 要知道这东西还是战地万能药膏,澎湃新闻曾引用《本草纲目》记载,猪油能补虚润燥,老兵说战时缺消炎药,伤口感染了就涂熟猪油能隔绝空气延缓感染。 有次战友冻得皮肤皲裂甚至大便干结,就用猪油拌热水喝一点第二天就缓过来了,这可不是偏方是多少人用命试出来的法子。 它的耐造也是优势,猪油常温下是固体用布包着揣怀里就行埋在土里也坏不了,行军时带一块,既能炒菜又能应急比液体油方便太多。 甚至还能腌肉防腐在没有冰箱的前线,用猪油泡过的肉能存好几个月保障偏远阵地的补给,这可是黄金做不到的,我们总不能啃金条当饭吃吧? 你可能不知道,猪油还能当燃料,长征时物资极度匮乏有老兵回忆,实在没油了就用猪油驱动发电机,虽说珍贵但关键时刻能点亮战地手术灯。 现在美国、日本都在研究用猪油做生物柴油,万一化石能源断了它就是应急的另类能源,这战略价值可不一般。 可为啥现在大家不爱吃猪油了?老兵叹气说这是被西方舆论带偏了,当年他们炒作猪油致心血管病,其实是为了推销植物油背后藏着资本算计。 好在中国营养学会最新指南说了,猪油含单不饱和脂肪酸适量吃对身体没坏处,说白了不是猪油不好是吃多了才不好。 更重要的是战略自主,咱们现在榨油多靠进口大豆一旦国际局势紧张供应链就可能断,而猪油是本土产物自家养猪就能炼不用看别人脸色。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早把这类高热量油脂列入应急储备了,有些民兵部队还在练炼猪油的本事,这可不是怀旧是为了防患未然。 老兵最后说“黄金能换枪炮,但枪炮要有人扛,人要靠油保命。战场上讲的是实在,能填肚子、保武器、救伤员的,才是真宝贝。” 现在年轻人好多都不会炼猪油了,觉得这是老古董,可真到了危机时刻说不定这罐不起眼的白油就能派上大用场。 你家厨房还存着猪油吗?老一辈传下来的生存智慧,是不是不该被遗忘?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信源:澎湃新闻《我们欠猪油一声“对不起”,李时珍会告诉你猪油惊人的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