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日,《相·见欢——2026天津卫视新年相声晚会》在津湾大剧院录制,马志明、姜昆、戴志诚、李菁、盛伟、金霏、陈曦等共同打造一场横跨老中青三代的相声界“华山论剑”。晚会除在津湾大剧院录制外,还将在海河游船上进行沉浸式的呈现,让观众在欣赏相声的同时还能领略海河两岸“一桥一景”的璀璨夜景。
看到很多年轻相声演员在舞台上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作品,相声表演艺术家、相声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马志明表示:“如今的年轻一代相声演员中涌现出大批优秀人才,他们普遍具备较高文化素养,在创作和表演上更能紧跟时代步伐。”同时,马志明也对相声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提出恳切建议,他认为,姜昆的作品兼具新意与时代感,是新相声的典型代表,而天津本土相声演员则在传统功底上根基扎实,双方应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他说:“没有传统的东西就是无根之木,但一味守旧缺乏创新也会成为不流之水,传统与创新二者缺一不可。”
马志明希望后辈们能扎扎实实学习相声基本功,不断提升文化素质,在坚守艺术初心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咱们的节目要能启发群众觉悟,激发群众热情,这是相声创作的宗旨。”他强调,若一味追求逗乐而忽视作品内涵,靠出洋相、博眼球的表演难以长久。
姜昆此次来津不仅与马志明探讨相声艺术的传承之道,还为晚会带来了精心创作的全新相声作品。为呈现最佳效果,他在作品打磨上投入大量心血,从整体框架到单个包袱都反复推敲、逐一审定,与团队多次碰撞调整,力求每个细节都经得起观众检验。在他看来,这样的演出既要为年轻演员起到示范作用,更要通过作品传递积极的艺术追求。
谈及对天津的情感,姜昆直言,天津是相声的发祥地,拥有深厚的观众基础和浓厚的艺术氛围,所有优秀的相声演员都渴望能在天津的舞台上表演。“天津观众热情又懂相声,在这里演出能获得独特的艺术满足感。”他举例说,不同地区因语言环境差异,观众对相声的理解和接受度可能不同,有时精心创作的包袱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但在天津,这种尴尬极少出现。姜昆还积极为天津相声文化发展建言,希望天津能多举办此类专业相声晚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相声IP(知识产权),让天津相声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此次录制期间登上海河游船,看到两岸靓丽夜景,姜昆感叹:“之前我坐过两次海河游船,这次感觉比以前更漂亮了。”
据悉,《相·见欢——2026天津卫视新年相声晚会》作为献给全国观众的新年厚礼,拟于2026年1月1日晚在天津卫视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