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位大姐,工龄31年,退休金到手2561块。 这个数字,比很多人想象的要残酷得多。 三十年的汗水,换来的不是安稳,而是一个让人沉默的结果。 先别急着同情,也别急着骂。问题的根子不在工龄,而在一个叫“缴费指数”的东西上,她的指数是0.48。说白了,就是她的单位三十年来,都是按最低档给她交的社保。 养老金这台计算器,它不认你的汗水,也不听你讲故事。你往里投的少,它最后就吐的少。你几十年如一日地按最低标准投入,就别指望它最后能给你一个高标准的回报。 三十年的0.48,换来两千多的退休金,这笔账,算得明明白白,一点都不委屈。 很多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就喜欢在缴费基数上做文章。而我们很多人,要么是不懂,要么是觉得有得交就不错了,也就没去深究。可就是这一时的疏忽,把自己未来的日子给打了折扣。 所以,这根本不是什么意外,而是三十年前就开始计算的精确结果。 这事儿最让人警醒的,是成千上万的人可能都跟这位大姐一样,埋头干活,却从没看过自己的缴费单。 你的缴费指数,过1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