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三个“超级电源”同时供电,解码白云机场T3的电力“多重保险”

10月30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正式投运。这座以“花开羊城·羊城花冠”为设计理念的现代化航站楼投运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迈入“5跑道3航站楼”时代。

从航站楼动工到顺利投运,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提前谋划、定制化精准施策,以“供电+机场”深度合作模式,从电源保障、系统建设到服务升级全程发力,为T3航站楼注入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

提前半年抢送电!

30多人团队破解“施工难题”,只为航站楼“早通电早安心”

早在T3航站楼开工时,广州供电局就组建了一支超过30人的跨专业服务团队,从供电方案设计到设备投产送电,全程跟着项目跑,实现供电服务“全流程嵌入、全周期跟进”。“机场用电和普通建筑不一样,值机系统、行李分拣机、应急照明,每一处都不能断电。项目进度紧,我们必须抢在前头。”服务团队负责人肖尧回忆,为了摸清机场的用电需求,团队跑了20多趟现场,开了无数次协调会,和机场一起攻坚了“铁路地下穿电缆”“高速公路旁铺管线”等难题。

最关键的是送电环节——今年1月,通过供电局和机场双方各专业协同作战、全程跟踪、重点突破等有力举措,机场配套的110千伏云港东站先一步通了电,比原定计划整整早了6个月;10月28日,两回110千伏蚌云甲乙线也提前送电。“早一天送电,机场就能多一天调试设备、安排航班转场,等到10月30日投产时,旅客体验才会更稳。”肖尧说,这半年的“提前量”,是给T3航站楼的第一份“电力保障承诺”。

团队还把T2航站楼的“保电经验”搬到了T3。此前为了防止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供

电,他们帮T2升级了27套低压开关,13次上门对接、24次协调停电施工,10月27日完成全部改造。“现在T2航站楼的供电稳很多,这套经验用到T3,能让新航站楼的低压设备更靠谱。”团队技术骨干王琪轩补充道。

“多重保险”供电+智能监控!

毫秒级切换、实时预警,航站楼供电更可靠

T3航站楼面积大,一旦停电,值机、安检、行李运输都会受影响。对此,供电局给T3装了“多重保险”——8回独立的10千伏电力线路同时供电,要是一条线路出故障,另一条能在“眨眼睛的功夫”(毫秒级)接上去,旅客完全不会察觉。“相当于给航站楼的电力系统装了‘备用钥匙’,一条路堵了,另一条立刻通。”广州供电局系统运行部电网规划科高级经理郭挺解释道。

不仅如此,供电局团队还让T3航站楼的电“有三个靠山”——通过优化周边电网结构,让机场的3座110千伏变电站,分别接入3个500千伏大型变电站。“这就像有三个‘超级电源’同时供电,就算其中一个电源有故障,另外两个也能及时补位,从根本上降低停电风险。”郭挺说。

监控也跟上了“智能节奏”。现在,机场的电力集控中心能实时看到T3航站楼里所有电气设备的状态:哪条线路电流异常、哪个开关温度偏高,屏幕上一目了然,还会自动预警。“以前发现问题要反复沟通,现在和供电局有了联动机制,几分钟就能对接处置。”白云机场动力保障分公司总经理江义坦言,这种“一起盯、一起管”的模式,让应急响应快了不少。

数字化技术还在帮着“提效”——广州供电局向机场体系化输出数字电网前沿技术:机场的输电线路装了视频监控,能快速找到故障点;变电设备按电网标准选型,减少兼容性问题;配电环节还能监测电压波动,避免精密设备受影响。“简单说,就是让T3航站楼的供电‘看得见、查得到、修得快’。”江义总结道。

20场联学联建、1份深度合作协议!

供电局与机场“手拉手”,打造保电标杆

T3航站楼的顺利投产,也是广州供电局和白云机场“合作共赢”的结果。今年4月17日,双方签订《深度合作标杆协议》,在供电服务协同、安全风险管控、应急联合处置、数字化转型等7个方面一起发力,目标很明确:推动机场核心区域重要负荷不间断供电保障100%达标。

为了让合作落地,双方已经开展20场技术交流——供电局指导机场怎么维护配电设备,机场也分享运营中的用电需求;还一起制定应急预案、开展演练,连网上有不实停电消息时,都能半小时内澄清,不让旅客慌神。“我们不是‘单方面服务’,而是‘一起想办法’。”广州供电局市场营销部负责人张安喆说,到目前为止,双方已经互派50多人次学习,形成了风险联防联控的合作机制。

投产前夕,广州供电局已完成T3航站楼及配套交通中心供电设施的全面巡检,同步部署应急发电车等备用电源。下一步,广州供电局将以T3航站楼投运为新起点,和机场深化数字电网应用、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合作、加强涉电信息共享,共同将白云机场打造为全球领先的国际航空枢纽能源保障样板,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增添力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天研苏赞杨朝露通讯员:洪林、王琪轩、肖尧

图/广州供电局提供广州日报新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