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全文约2万字,共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系统部署了2026—2030年我国发展的战略任务与政策取向。以下从“定位—目标—路径—亮点—风险”五个维度做深度拆解。 一、定位:历史坐标与时代功能 承前启后:“十四五”收官之年人均GDP已突破1.4万美元,“十五五”被明确定性为“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5年,直接决定2035年能否如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窗口期: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供应链、地缘格局、科技规则“三重重构”,《建议》把外部冲击视为“压力测试”,强调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外部不确定性。 二、目标:一条主线、七大指标 主线: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七大量化—结构性目标(2025→2030): ① 经济增长“合理区间”+全要素生产率年均提高2%左右; ② 研发强度≥3.2%,原始经费占研发经费比重≥9%; ③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5%; ④ 单位GDP能耗、碳排放分别下降13.5%、18%; ⑤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GDP同步,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过半; ⑥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参保率≥70%; ⑦ 国家安全风险等级“可防可控”,粮食综合产能≥6.8亿吨。 三、路径:12个领域“任务书+项目库” 产业体系:传统产业“三化”(智能、绿色、融合)改造+新兴产业“七大赛道”(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制造、氢能核聚变、具身智能);滚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每年更新20个关键“卡点”清单。 科技自立:新型举国体制2.0版——“国家需求+企业主体+市场机制”,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等“卡脖子”领域实行“链长+揭榜挂帅+里程碑付款”,基础研究经费年均增长15%以上。 数字中国: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数据产权分置制度、人工智能+千行百业、“东数西算”二期启动,2027年建成全球领先的6G外场试验网。 高水平开放:制度型开放“三张清单”——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自贸试验区“边境后”规则清单、数据跨境流动负面管理清单;人民币国际化从“结算货币”转向“储备货币”,建设自主可控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 统一大市场: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市场退出“五统一”;2026年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2027年建立全国统一电力现货市场、2028年基本打通“快递进村”卡点。 民生福祉: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计划”,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工程”;延长义务教育年限试点、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 绿色转型:碳排放“双控”+新型电力系统+碳足迹管理体系;2026年所有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50%,2028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60GW。 安全底线:粮食、能源、产业链、金融、数据“五大安全”同时设“底线指标”和“产能备份”;建军百年目标(2027)写入规划,首次提出“新质战斗力”与“新质生产力”双向拉动。 四、亮点:政策工具五大创新 宏观治理:财政“零基预算”+货币“结构性工具箱”+就业“实时监测预警”,首次把“预期管理”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 要素市场化: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增存挂钩”、知识产权证券化、数据资产入表、人才“双聘制”流动。 未来产业投入增长和风险分担机制:中央财政设立“未来产业母基金”,对量子、核聚变等前沿技术实行“政府劣后+险资优先+市场跟投”。 房地产新模式:商品房预售资金“全额监管+节点释放”、现房销售试点城市2027年覆盖率≥30%,保障性住房实行“封闭运行、循环使用”。 数字人民币:由零售支付拓展到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财政补助“直达”场景,2026年试点区域GDP占比≥50%。 五、风险:灰犀牛与黑天鹅 外部:全球贸易摩擦“规则碎片化”、高科技出口管制升级、国际金融条件突变。 内部:青年结构性失业、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房地产尾部风险、人口负增长与养老负担叠加。 规划首次把“极端情形压力测试”写入文本:要求粮食、能源、外汇等战略物资储备“平时≥30天、极端情形≥90天”。 结语 “十五五”规划建议不是简单的项目清单,而是一张“系统集成、整体重构”的施工图: 以“新质生产力”重塑产业体系; 以“制度型开放”重塑国际循环; 以“共同富裕”重塑分配结构; 以“新安全格局”重塑国家能力。 其政策密度、改革深度、开放广度均显著高于“十四五”,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从“夯基垒台”进入“积厚成势”的新阶段。下一步关注2026年3月全国人代会审议通过的《纲要》量化指标与重大工程项目清单,以及年内将陆续发布的23个国家级专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