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王耀成通讯员梁晓

金秋十月,稻浪翻涌,豫南大地稻米飘香。2025年10月29日下午,确山县留庄镇大赵楼村稻田公园,河南省优质食味粳稻测产暨机收减损现场观摩会举行。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田云录、湖北省农科院研究员程建平、江苏省农科院研究员李霞、河南省农科院研究员尹海庆、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心研究员刘桂珍、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李俊周等省内外水稻领域专家,确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冬梅等领导,以及确山县水稻种植经营主体、米业企业代表齐聚田间,共同见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留庄大米”的又一次品质升级与产量突破。

作为留庄镇稻米产业升级的“王牌品种”,此次亮相的“宁香粳9号”来头不小——它是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团队选育的超级稻品种,不仅连续斩获两届全国优质稻食味品质鉴评金奖,更以抗倒伏、节肥20%、食味软糯香醇的优势成为市场“断货王”。

在万众期待的测产环节,田云录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严格遵循规程,实地取样、机械实收、精准称重,一系列规范操作后,最终核定该品种平均亩产达708.32公斤,高产稳产表现远超预期,为豫南粳稻种植交出了亮眼答卷。

田间地头的收割机在金黄稻田里穿梭,“宁香粳9号”株型紧凑、熟期适宜的特性与科学机收技术完美适配,既最大限度降低了收获损失,又保障了稻谷品质,用“良种+良法+良机”的深度融合,印证了留庄镇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的正确方向。“这品种太省心了!好种易管还高产,今年表现不错,明年我要把家里的地都种上它!”亲眼见证测产结果的种植户难掩喜悦,纷纷表达了扩大种植的意愿。

米业企业代表更是当场抛出“橄榄枝”,对品种的优良品质高度认可,强烈的合作引种意愿为留庄大米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奠定了坚实基础。

留庄镇能培育出如此优质高产的水稻,离不开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与久久为功的产业深耕。这片被薄山湖清流滋养的富硒沃土,不仅土壤含硒量达标,更拥有超长生长期,孕育出的大米曾媲美五常大米、超越日本越光米。

近年来,当地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连片种植,以“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规模化发展,更打造了国家3A级稻田公园,让稻田变景观、农耕变体验,实现了三产融合的跨越式发展。“留庄大米能持续领跑,靠的就是对优质品种的引进和先进技术的推广。”确山县副县长刘冬梅对留庄镇稻米产业发展成效给予高度肯定。

稻穗满仓,米香致远。此次观摩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宁香粳9号”在豫南大地站稳脚跟,更让“留庄大米”这一国字号地理标志品牌愈发响亮。

下一步,留庄镇将以此次丰收为契机,持续加大优质品种推广与技术创新力度,让富硒稻田产出更多“金奖大米”,为确山县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以及国家粮食安全注入源源不断的“留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