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福州海丝文化课堂走进闽江学院附中

10月28日,福州市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讲座走进福州闽江学院附属中学,为同学们带来一场主题为《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和进行中的贸易》的课堂。

此次讲座以福州海丝福船文化为切入点,以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为脉络,结合文物与史料,向大家讲述福州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福州的海外贸易历史悠久,早在汉代便已萌芽。从三国时期吴国“置典船都尉,领谪徒造船于此”起,福州就一直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造船基地。盛唐以后,海外贸易勃兴,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五代时期,王审知及其家族主闽,积极招来“蛮夷商贾”,发展对外贸易,奠定了福州港居于南北海运枢纽的贸易格局。

宋元时期,福州继续保持与日本、高句丽的对外贸易。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均在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候风、扬航出海。经由福州港,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越洋过海、远销异域他乡,昭示着福州“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明清两代,福州是中琉贸易往来的唯一合法口岸。鸦片战争后,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的福州成为世界著名“茶港”,影响深远。

课程中,讲解员还对大家进行了文物普法宣讲,从文物的类型、定级、保护原则等方面做了详细讲述,提醒大家保护文物人人有责。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是我馆结合自身特色,以馆校共建的方式,将福州历史知识带进校园的系列课程,此举旨在拉近博物馆与未成年人之间的距离,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鼓励大家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