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万一阿根廷,美国,巴西三国大豆全部涨价,中国怎么办?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

万一阿根廷,美国,巴西三国大豆全部涨价,中国怎么办?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有人说阿根廷、美国、巴西三国敢同时抬高大豆价格拿捏中国,这纯是打错了算盘,咱已经不是十几年前那个被动挨宰的“冤大头”了。 现在中国早把“保供应、稳价格”的体系织成了铁网,别说三国涨价,就算再多几个国家跟风起哄,咱们的食用油桶、肉蛋奶基本盘照样稳如泰山。 之所以有人觉得这三大国能卡中国脖子,无非是占着中国大豆进口的八成份额,2024/25年度全球大豆进口1.78亿吨,中国就占了60%,达1.065亿吨,以前巴西一家就占七八成,美国、阿根廷跟着分羹。 可他们忘了,中国早不是单一依赖的格局了,今年9月美国大豆对华进口已经“归零”,这是近7年来头一遭,巴西占比虽还剩71%,但咱们手里的替代牌早攥得发烫。 真要是三国一起涨价,首先慌的是他们自己,巴西大豆79.9%要靠中国消化,阿根廷刚取消出口税盼着中国订单,美国大豆库存都快堆成山了,谁先松口谁活命,这博弈的主动权早转到了咱手里。 而且咱还有4500万吨战略储备这块“压舱石”,相当于全国两个多月的用量。 9月阿根廷刚宣布免征出口税,国际大豆期货就单日跳涨5.2%,按说国内豆油得涨300-400元/吨,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9月25日直接投放150万吨储备大豆,比国际市场价低8%成交,15天的豆油生产需求全给兜住了。 结果10月上旬,全国5升装豆油均价还在68-72元区间,跟之前没差分毫。 豆粕更关键,这玩意占饲料成本30%-40%,要是跟着涨,一头猪的成本得加80-100元,可储备大豆压榨出的120万吨豆粕直接供到牧原、温氏手里,把价格稳在3800元/吨,比国际联动价低150元。 牧原出栏成本降了0.3元/斤,自然不会涨肉价,这就是储备的威力,国际涨价再凶,咱有“蓄水池”能平抑波动。 咱光有储备不够,还得有“多元采购”的活棋,让三大国没法形成涨价同盟。 巴西去年把大豆从580美元/吨飙到650美元,咱二话不说暂停800万吨订单,48小时就跟阿根廷签了130万吨合同,那边价格比巴西低100-150美元,11月就能装船。 这一下桑托斯港200万吨大豆全砸手里,眼看要霉变,巴西贸易商急得直求谈判。 更长远的是咱们的全球采购网,乌拉圭前9个月对华出口涨了41%,达145万吨,俄罗斯远东从11月起每月稳定供20万吨,这些补充来源看似量不大,却能精准戳破三国的涨价联盟。 谁不涨价谁拿订单,想集体抬价,门都没有。 中粮国际早就在巴西搞起了可追溯采购,今年还承诺消除供应链毁林现象,既稳住了货源,又掌握了议价主动权。 更绝的是我们从需求端“减负”,靠技术减少对大豆的依赖,2023年豆粕在饲料里的占比降到13%,比上年少1.5个百分点,这就省了900多万吨大豆需求。 今年《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更明确,2030年要降到10%左右,靠的就是低蛋白日粮技术和菜籽粕、棉籽粕替代。 河北有家蛋鸡场算了账,豆粕没涨价,每斤鸡蛋成本稳在3.2元,要是跟着国际涨,零售价至少得贵3毛。 这就是“需求端革命”的厉害,你涨价我就少用,让高价大豆没市场,从根上削弱三国的涨价底气。 除了这些之外,国产大豆的增产才是根本,这样才能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今年国产大豆产量预计达2100万吨,比2018年涨了45%,四川农大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立了大功。 5600多万亩地里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每年多产150万吨大豆。 中国工程院盖钧镒院士团队搞的高油高产育种,还在不断提单产,自给率一步步往上走。 以前总说国产豆成本高,可现在技术突破了,加上政策扶持,国产豆不仅能补缺口,还能跟进口豆形成竞争,这才是最硬的底气。 所以说三国想靠涨价卡中国脖子,是没看清中国的战略定力,我们的四维体系已经是十几年深耕的结果。 美国9月大豆对华进口归零,就是最好的证明,失去中国市场,美国大豆价格都快跌破成本线了,巴西、阿根廷要是敢跟中国硬刚,他们的农场主第一个不答应。 10月30日的期货价格稳得很,这背是咱储备、技术、全球布局,更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底气。 所以别再拿“大豆卡脖子”吓唬人了,三国一起涨价,无非是给咱的多元采购、技术替代、国产增产送个加速的理由。 真要动歪心思,最后只会是他们自己的大豆烂在港口,中国的餐桌照样稳如泰山。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