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乌媒:中美峰会与乌克兰的利益所在 10月30日,乌克兰独通社发文分析中美峰会

乌媒:中美峰会与乌克兰的利益所在 10月30日,乌克兰独通社发文分析中美峰会对乌克兰的影响。全文如下: 中美元首会谈的首个成果,便是会谈本身的举行。也就是说,两个超级大国实际上开启了谈判渠道。这对乌克兰意义重大,因为特朗普此前试图单方面设定俄乌战争结束谈判框架的努力已宣告失败。 一方面,不存在那种“逼迫签字”式的快速谈判;另一方面,也没有为了与俄罗斯达成潜在的重大协议而出现所谓的“逼迫让步”情况。 其次,中美双方不愿(也未准备好)陷入全面贸易战,更不愿引发附带军事对抗风险的局面——这种风险更多是媒体渲染层面,而非实际存在。这意味着,战争结束的可能场景范围再次扩大,而无需额外政治或金融协议的“单纯冻结冲突”概率有所下降,战争升级的可能性也大幅降低。 为何如此?若中美陷入对抗,“冻结冲突”本可能被两国视为规避不必要风险的手段,更能避免俄乌战争升级到迫使两国都卷入其中的地步。 中美都不愿开战,也不愿投入(相对于各自经济体量而言)巨额资源支持冲突双方。 第三个成果:首次会谈便提及乌克兰和俄罗斯问题,这相当于邀请中国加入相关进程。事实上,这正是中方所期待的——特朗普直接请求中国参与,同时也证明,没有中国,这场战争无法结束。 但这并非因为乌克兰的问题对两个超级大国而言“至关重要”。中国的参与程度及战争结束的可能方案,将成为中美在该地区(包括乌克兰)构建利益存在范围的基础。 第四个要点:今日的会谈只是进程的开端。考虑到双方在彼此关切的重要问题上(关税、稀土等)同意暂停对抗一年,这为后续设定了时间框架。在这一时期内,中美不仅将构建未来双边关系体系,还将敲定乌克兰问题的和平解决方案框架。这意味着,一方面,双方将试图利用这段时间展示自身成果;另一方面,也将借此明确愿景:战争将如何、在何种条件下(以及在谁的支持下)结束——但这要到2026年才会发生,不会更早。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预期中国将在乌克兰问题上采取更积极的政策。具体而言,中国可能会任命新的(或让已承担相关职能的官员更活跃地履职)俄乌问题特使,即与冲突双方保持沟通的谈判代表;或者可能效仿美国,设立两个独立小组,分别对接俄罗斯与乌克兰。而在中国的预期中,谈判议题不仅包括战争相关问题,还将涵盖战后合作。 这并无新意——美国正是采用了相同的运作模式。鉴于特朗普“未能如愿”推进相关进程,中国正实施类似策略。 这对乌克兰意味着什么?乌克兰必须大幅加强对华外交攻势。继续装作“中国不存在”已行不通——中国已深度参与其中,即便并非热情高涨,但得到了美国的默许。这意味着,中国是乌克兰必须对话的一方。毕竟,2022年时,并非所有欧盟国家都热衷于援助乌克兰,但定期沟通最终发挥了作用。 尽管乌克兰在对华关系上存在不少阻碍,但仍有大量对中国重要、且与乌克兰保持良好关系的中间方可用。 例如,就近邻而言,土耳其和波兰可作为中间方;若范围扩大,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均是可选对象。选择空间充足,完全可以开展合作。 但除了战争与和平问题,乌克兰还需秉持理性。美国与中国推动“结束战争”,都是为了实现自身在该地区的某些计划。这意味着,乌克兰需要在经济和外交领域提出具体的方案与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