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低头,关税松绑,尊严经济暗流涌动 前天在韩国釜山这个地方,中美高层人员见面会谈,这次见面的整体感觉跟过去很不一样,特朗普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脸上笑容也多了不少,还主动提出把涉及芬太尼这类产品的关税从原来的百分之二十降到百分之十,这个举动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因为特朗普以往见到中国代表时经常态度强硬、直接批评,所以大家不太明白为什么他这次突然转变了态度,其实这件事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主要是现实情况让他不得不做出调整。 中方说的几句话很有讲究,开头讲中美就像一艘大船,不提合作也不说对抗,只说双方一起掌舵,这话听着让人舒服,特朗普向来爱做世界领头人,这样说他心里自然高兴,第二句说得更妙,把“让美国再次伟大”和中国发展放在一起讲,这不是在吹捧他,而是给他一个在国内解释的理由,第三句提到“干大事、办实事、做好事”,绕开那些敏感说法,却让他觉得自己还是那个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这些话不是在退让,是给对方留足面子,顺便也满足了他的心理期待。 关税下调这件事,表面上像是特朗普政府慷慨让步,实际上是因为压力太大难以承受,当年特朗普对中国加征三千多亿美元关税,结果美国通胀上升超过两个百分点,普通民众的钱包越来越瘪,制药企业也因为失去中国供应链而陷入困境,阿片类药物的管控成本持续攀升,如今决定减税并非出于善意,而是因为经济账已经难以平衡,消费者和企业都接近承受极限,如果再坚持原有政策,恐怕将失去大量选民支持。 台海问题还是老样子,美国商务部那条关于“50%持股认定”的规定一直没变,继续限制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投资,不过最近美国官方媒体开始用“台湾不是主权实体”这种含糊的说法,说明美国政府内部有人想调整政策,但2026年中期选举快要到了,如果共和党失去众议院,现在推出的减税措施可能只是临时应对,之后政策说不定又会反复变化。 韩国这次选择做东道主,不是随便决定的,尹锡悦打算走中等强国路线,不想站队任何一方,釜山原本是美军演习的地方,这次却没有设立高墙,中方也接受了这个选址,这说明各方都愿意找一个中立地点谈事情,不像2023年旧金山那次会面,搞得像一场主场表演,现在这种简化形式的见面,反而更容易说出实话。 会谈中有个细节值得玩味,美方的翻译系统几次把“大事、实事、好事”直译得不太到位,意思有些走样,中方发言人干脆自己重复说了三遍,不让机器介入关键表述,这说明虽然人工智能能够完成语言转换,但政治表达中隐含的深层含义,算法仍然难以把握,2025年10月OpenAI刚推出一个“外交语义优化模型”,美国部分智库已在试用,而中方已禁止使用该模型,这次会谈可视为人类语言在算法时代的一次明确表态。 我仔细想想这次会面,表面上双方在谈生意,实际上是在进行心理较量并计算经济利益,特朗普的态度变得温和,是因为现实压力让他不得不调整姿态,中方没有做出实质让步,只是用另一种方式给特朗普留了面子,这种互相给面子的做法很有意思,你尊重我的立场,我给予实际利益,这样大家都保持体面,至于未来关系能否真正改善,还要看明年美国大选的结果,现在这个阶段,不妨先缓一缓,不必急着下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