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嫁到国外的女子,近日带着孩子回到国内,在乘坐高铁时,跟孩子说:“我们是回国体验生活的”。 一列疾驰的高铁上,二等座的座位间坐满了出行的乘客,其中一位华人女子格外引人注目。 她多年前远嫁国外,此次带着孩子回到国内,本是寻常的归乡之行,却因一路对孩子说的话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这位母亲没有给孩子讲述祖国的变化与风土人情,反而持续向孩子传递着一种特殊的认知,称这次回国是为了“体验生活”,言语间隐约透露出国外生活更为幸福舒适,而回到国内仿佛是来感受不一样的艰辛,如同某种意义上的“忆苦思甜”。 她的表述刻意带着一种高人一等的姿态,似乎想通过这样的话语,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生活环境优于这里。 这位女子的心态其实并不难理解,她以嫁给外国人为一种值得骄傲的资本,内心深处存在着明显的价值观偏差,却丝毫没有察觉。 在她看来,拥有了国外的生活经历,便意味着自己比国内的同胞更有“世面”,这种认知让她在公共场合也不自觉地摆出十足的姿态,试图通过对孩子的言传,凸显自己的特殊与优越。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她将个人的生活选择与身份等级简单划等号,仿佛沾上“外国”的边,就自带了高贵的光环,这种潜在的认知通过对孩子的持续灌输,显得格外刺眼。 周围的乘客逐渐听到了她的话语,纷纷流露出不满的情绪。 在大家看来,回国本是一件温情的事,无论身在何处,祖国都是根之所在,而这位女子却借着对孩子说话的机会,变相贬低国内的生活,这种行为实在让人无法容忍。 有乘客忍不住当场表达了反对,质疑她的说法,认为她所谓的“体验生活”不过是自视甚高的借口,本质上是在享受国内的便利,却又摆出嫌弃的姿态。 乘客们的反感并非毫无缘由,大家反感的不是她选择了跨国婚姻,而是她那种忘本的傲慢,以及将个人优越感建立在贬低祖国之上的行为。 事实上,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 有一部分经历过跨国婚姻的女性,确实会产生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认为自己走出了国门,见识了更广阔的世界,回国后便对身边的一切都带着挑剔的眼光,动辄流露出看不起的态度。但这种所谓的“见过世面”,往往只是虚荣心作祟下的自我欺骗。 真正的见识,应该是懂得尊重不同的生活环境与发展状态,而不是盲目崇拜国外,贬低自己的祖国。 这些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核心还是在于混淆了生活选择与身份价值的关系,错误地认为国籍和生活地点能决定一个人的高贵与否。 其实,幸福与否从来都不取决于国籍或生活在哪个国家,关键在于个人的生活状态和心态,与金钱、身份没有必然的联系。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确实在一些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这是客观事实,我们无需刻意回避。 但同时,我们更不能忽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取得的辉煌成就,这种正视差距、承认进步的态度,才是真正的自信。 在公共场合,每个人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尤其是作为父母,更要以身作则,给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爱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对祖国发展的认可、对家乡的尊重上。 我们欢迎每一个海外游子回家,也尊重不同的生活体验,但绝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贬低和偏见。 希望每个人都能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不同的生活环境,既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用尊重和包容替代偏见与傲慢,这才是我们应该传递给下一代的正确理念。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