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曹操攻灭吕布后,面对不愿投降的陈宫,说:“公台,你如今一心求死,可你想过你的老母

曹操攻灭吕布后,面对不愿投降的陈宫,说:“公台,你如今一心求死,可你想过你的老母亲和妻儿,将来她们要怎么办呢?”陈宫一句话反将过来,竟让曹操无言以对。 此事,发生在建安三年冬。 是年,曹操亲率大军东征,兵围下邳。吕布困守孤城,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军心土崩瓦解。 围城三月,吕布部将侯成、宋宪、魏续等人心生叛意。他们先缚吕布谋主陈宫,后开城门,迎曹军入城。 纵横一时的飞将吕布,就此穷途末路。 大军入城后,曹操升帐白门楼,提审俘虏。 首先被押上来的,是吕布。 吕布见了曹操,全无昔日之勇,只求活命。他对曹操说:“明公所忧虑的,不过是我吕布罢了。如今我心悦诚服,愿为明公麾下一将。您统领大军,我为您冲锋陷阵,平定天下又有何难?” 曹操闻言,颇为心动,不禁回顾左右,询问刘备意见。 刘备面无表情,只说了一句:“明公,难道忘了丁原和董卓的下场了吗?” 一言惊醒梦中人。曹操想起吕布反复无常,先后弑主丁原、董卓,心下立时转冷,挥手下令:“拖出去,缢死。” 吕布之后,便是陈宫。 陈宫被士卒推搡着押至曹操面前,与吕布的卑躬屈膝截然不同,他神色自若,昂首挺立,仿佛被缚的不是自己。 曹操看着陈宫,心中百感交集。此人曾于危难中救己性命,亦曾于得意时背叛自己,可谓恩怨纠缠。 为了折辱其心志,曹操开口问道:“公台,你素来自诩足智多谋,今日为何会落到这般田地?” 陈宫闻言,面不改色,朗声答道:“只恨吕布无谋,不听我之良言。他若肯依我之计,今日谁是阶下之囚,尚未可知!” 其声铿锵,掷地有声。在场将士,无不侧目。 曹操一时语塞。他深知陈宫所言非虚,若非吕布刚愎自用,此战胜负确有变数。 眼看威逼不成,曹操转而攻心。他放缓语气,问道:“公台,你如今一心求死,可你想过你的老母亲和妻儿,将来她们要怎么办呢?” 此问,意在以家人亲情动摇其心。在汉末乱世,孝道人伦,是每个人心中最重之枷锁。 然陈宫之应,却出乎所有人意料。 他仰面而笑,直视曹操,从容说道:“我听说,以孝道治理天下的人,不会加害别人的亲人;施行仁政于天下的人,不会断绝别人的后代。我老母妻儿的存亡,全在明公一念,而不在我陈宫。今日我只求速死,不必多言!” 这番话,将一个难题,原封不动地抛回给了曹操。 你曹操不是要以仁孝之名,号令天下吗?那么,我陈宫的家人,便成了你仁孝与否的试金石。你若杀之,则你所标榜的道义,将沦为天下笑柄;你若不杀,则成全了我陈宫之忠,亦成全了你曹操之名。 曹操听罢,默然良久,无言以对。 他有心赦免,但见陈宫求死之心已决,知不可挽回。 陈宫不再理会曹操,自行步下白门楼,引颈就戮,面无惧色。楼上楼下,见者无不为之流涕。 陈宫死后,曹操的处置,尽显其雄主本色。 他非但没有加害陈宫家人,反而派人将其老母接入许都,奉养终身,其待遇甚至比陈宫在世时更为优厚。 对于陈宫之女,曹操亦亲自为其择婿嫁之,使其后半生有所依靠。 曹操此举,一为践行对陈宫的无言承诺,二为向天下士人展示自己的胸襟。他用行动宣告:我曹操虽杀敌,却敬重义士;虽取天下,却不绝人之后。 消息传出,天下震动。许多原本持观望态度的谋臣武将,感其恩义,纷纷前来归附。 白门楼一役,曹操不仅消灭了一个劲敌,更重要的是,他用一杀一养的手段,收服了人心。 陈宫以死全节,赢得了身后的清名。 曹操以仁处事,赢得了天下的未来。 一场生死对决,没有真正的输家。这或许就是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最令人着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