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太聪明了!主持人提问:你到大陆去准备见谁?郑丽文说,见谁不重要,关键是看你能代表多少民意,确实是很聪明,太厉害了! 这话听起来简单,背后却透露出两岸交流要想真有成效,根基必须扎在老百姓的真实意愿里。 看看台湾内部的民调数据就能明白郑丽文为什么这么说了,有调查显示,高达88%的台湾民众认为需要维持两岸沟通管道,63%的人对赖清德处理两岸关系的表现不满意。 另一份民调更有意思,七成受访者能接受包含“中华民族”在内的“中华认同”。这些数字说明,要和平、要交流才是台湾社会真正的主流声音,而不是民进党鼓吹的那一套。 郑丽文把“九二共识”称为两岸关系的“定海神针”,这话很形象。 回想2008年至2016年两岸关系发展的“黄金八年”,两岸实现了“三通”,签署了ECFA协议,台湾的农产品顺利进入大陆市场,数百万台胞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交流的红利。 那时候两岸关系融洽,台湾经济发展也受益良多。可惜民进党上台后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关系跌入冰点,台海局势变得紧张不安。 郑丽文看得很清楚,她批评民进党偏离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理,无端制造仇恨和对立。 民进党那种“仇中反中”的操作,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扔石头,只会激起恶浪,破坏社会和谐,最终损害的是台湾老百姓的利益。 在民进党这种错误政策下,台湾错过了太多与大陆合作发展的机会,经济发展受限,年轻人低薪问题也难解决。 其实两岸交流最生动的画面,不是政客们的会面,而是那些民间往来的温暖场景。 像海峡论坛这样的活动,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两岸民众参与,即使是疫情期间,也通过“云端”方式保持交流不绝。 有台湾网红来大陆直播后,很多台湾人开始想了解真实的大陆情况。这种草根层面的互动,才是两岸关系最牢固的纽带。 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后,明确表示“当然要”赴大陆交流,还不怕被贴标签或被“法办”,直言“怕就不要出来混了”。 这种直率的态度,和她过去在政论节目中展现的犀利风格一脉相承。她敢于表明“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认同,在当前的台湾政治环境下确实需要勇气。 两岸关系就像邻里相处,有了隔阂更需要坐下来好好沟通。郑丽文这次把交流的重点放在“代表民意”而不是“见谁”上,实际上是给两岸交流开辟了一条更宽广的路。 当交流不再局限于个别人物,而是扎根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民众需求时,两岸关系就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变动而卡壳,才能稳稳当当地向前发展。 郑丽文面临的挑战也不小,国民党内部有派系需要整合,民进党肯定会对她进行围攻。 但她的优势在于把握住了台湾民众要和平不要战争的普遍心理。她表示,“如何远离战火,就是反对‘台独’”,这句话直接戳破了民进党“抗中保台”口号的虚幻性。 两岸关系这盘棋,每一步都关乎台湾未来的发展。郑丽文这次出招,把民意代表作为交流的基础,确实高明。 接下来就要看她能否真正凝聚台湾主流民意,推动两岸关系重回正轨。毕竟,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意愿,才能引领台湾走向和平稳定的未来。 你觉得郑丽文这次强调“代表民意”的交流策略,能有效推动两岸关系缓和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信息来源: 台海网--是否担心赴大陆交流被贴标签,甚至被“法办”?郑丽文霸气回应:没啥好怕的!怕就别出来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