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印度电力部长曾公开表示外资传授了他们特高压技术,现在轮到印度制造登场了!但他们说

印度电力部长曾公开表示外资传授了他们特高压技术,现在轮到印度制造登场了!但他们说的特高压技术,实际上是中国企业花了大价钱,把200名印度工程师带到国内,亲自教导出的成果。 印度电力部长皮尤什·戈亚尔在公开场合说过,外资企业把特高压技术教给了印度,现在轮到本地制造登场。但实际情况是,中国保变电气公司花了大笔钱,把200名印度工程师带到国内,手把手教导,结果这些技术成了印度本土企业的竞争力。保变电气本想在印度市场打开局面,靠特高压输电技术拿订单,没想到最后工厂关门,股份低价卖掉,投入全打了水漂。这件事给中国企业敲响警钟,技术输出不能太天真。 先说说背景。印度电力系统那时候问题一大堆,电网损耗高,经常断电,政府急着升级基础设施。中国特高压技术在全球领先,尤其高压变压器制造牛得很。印度政府看中这点,主动抛出合作橄榄枝,给订单和市场承诺。中国企业觉得机会来了,就决定投入。合同里不光卖设备,还得全面培训印度工程师,让他们学透生产流程、设备操作和工艺细节,一点不藏私。 培训过程花了不少功夫。中国企业安排印度工程师来河北工厂学习,分批次进行。保变电气出钱出力,管吃住交通,总投入上亿元。工程师学完回国,直接去本地公司上班,用所学知识建起自家生产线。过去靠进口的特高压设备,现在印度自己能产,招标时本地企业成了劲敌。中国企业面对熟悉自己技术的对手,压力山大。 后来印度政策变卦,外资项目审批慢吞吞,关键零部件关税猛涨。原来好材料进不来,中国企业只好用本地货,质量跟不上,产品出毛病,品牌名声受损。营收一路下滑,亏损越积越多。最后保变电气撑不住,低价卖股份,印度本地公司捡便宜,还白拿技术。这笔买卖,中国企业亏本,印度获利。 从这事看,国际技术合作风险不小。中国企业原本想通过输出技术换市场,结果养大对手。保变电气在印度设的合资公司叫巴变-亚特兰大变压器印度私人有限公司,持股90%,本地伙伴10%。但政策一变,一切白搭。2024年底,公司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卖90%股权,2025年5月,亚特兰大电气有限公司以1.368亿元买下。交易后,中国企业彻底退出,印度公司继续用技术生产。 中国在特高压领域领先全球。超高压传输技术能远距离低损耗送电,中国建了多条UHV线路,总长达数万公里。印度也想发展类似技术,计划到2034年投5300亿卢比建九条1100kV线路和十个变电站。但早期,印度依赖外资输入知识。中国企业像保变电气,就成了技术提供方。 戈亚尔作为部长,推动本土制造没错,但他言论忽略了合作细节。外资不是白教,是中国企业实打实投入。印度尝到甜头后,政策保护本地企业,外资难立足。这让中国企业学聪明了。现在国家电网、西电集团等公司在技术合作上加锁,不再啥都给。美企也这样,层层限制技术外流。中国企业在吃亏中成长,以后合作评估风险,确保互惠。 技术输出本是双赢,但现实往往一方吃亏。印度电力升级需要外资,中国想拓展市场,结果技术流失,市场丢了。类似案例不少,中国高铁、光伏技术输出时,也遇过对手学走后反咬一口。企业得在合同里加保护条款,防核心知识轻易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