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豪宅拍出3.65亿,富人悄悄换房,普通人只能看热闹 10月31日那天,深圳华侨城有一套房子被拍卖成交,买家名字是陈英霞,总共花了3.65亿元,这处房屋面积不算大,大约600多平方米,但每平方米价格接近57万元,整个拍卖过程很热闹,一共出价118轮,最终买下这栋房子的是一位个人身份的人,不是公司也不是基金机构,这件事出现之后很多人都感到意外,现在整体房价正在往下走,偏偏那些最贵的房产反而价格涨得很快。 这房子位置确实很好,在南山区华侨城一带的中心区域,最早是给公司高管和外国居民住的,私密性一直不错,带着小花园,电梯直接到家门口,安保比一般小区严格得多。这类房子以前很少出现在法拍市场,因为原来业主身份比较特殊,产权也很清楚。这次突然拿出来拍卖,估计是因为房主遇到债务问题,或是家里分财产产生了纠纷。总之,这件事改变了大家过去觉得豪宅不会流拍的看法。 有人觉得花大钱买房子很傻,但这不只是冲动,现在美元不稳定,海外资产不好拿,人民币资产当中,深圳中心地段的房子依然是最可靠的硬通货,可问题在于买家是个人身份,不是通过信托或基金操作,这说明高净值人群对金融工具越来越不信任,宁愿自己带着现金直接买实物,这也让普通人更明白,有钱人的世界和我们不同,他们不是在买房,而是在囤积资产。 这几年深圳法拍市场出现更多高价房产,这些房产集中在华侨城和腾讯员工房这类老单位福利房,这些房子没有进入过公开市场,产权情况有点复杂,但位置好、质量高,就成了有钱人绕开限购和限贷政策的一条隐蔽途径,北京和上海也有相似情形,但深圳这次出现个人单笔成交超过三亿元的情况,说明深圳的财富流动方式更加隐秘,监管措施也没有及时跟上,高端买家已经熟悉相关规则,开始系统化地利用这些漏洞。 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南山已经有六套法拍房每平米价格超过三十五万,这些房子都在华侨城附近,11月1号是成交的第二天,住建局没有发布任何消息,也没有通报情况,这种沉默就像默认了交易的存在,普通人在新闻里看到这些,只能感叹说这房子不是为普通人准备的。 我常常琢磨,这种天价豪宅最终会被什么人买走,或许有些富豪确实觉得三亿六千万不算大数目,也可能这只是资本流动的一种手段,普通工薪族就算拼命存钱,也永远够不到这个门槛,房价的差距越拉越大,早就不是靠奋斗能弥补的事,一个人住在什么地段,基本就划定了他的社交圈和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