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朝鲜中央通讯社发布一则简短却意味深长的消息:应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外

朝鲜中央通讯社发布一则简短却意味深长的消息:应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外交部邀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外务相崔善姬将于10月26日出访俄罗斯和白俄罗斯。 先看这趟出访的直接背景,欧盟 10 月 23 日刚敲定的制裁可不是小打小闹。这次直接把俄罗斯的天然气行业拖进漩涡,禁止液化天然气进入欧洲市场,连俄罗斯石油公司都被全面封杀,甚至首次把加密货币平台也纳入限制名单。 美国紧跟着加码,制裁了俄最大的两家石油企业,摆明了要往俄经济命脉上插刀。这种时候俄白急需外部呼应,朝鲜的到访等于送上了关键支持。 其实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早就拧成了一股绳,10 月 15 日,两国国防部刚在莫斯科签完 2026 到 2030 年的军事合作计划,一口气敲定 14 份文件,光 2026 年就安排了 164 项军事活动,一半以上是实战演练。 俄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直言不讳,这是应对 “西方国家集体发动的混合战争”,白俄罗斯国防部长赫列宁也说要共建 “高效防御空间”。崔善姬此时到访,等于给这个军事同盟再添一层外交砝码。 朝鲜和俄罗斯的合作早有铺垫,不是临时起意。今年 4 月底,朝俄两国刚在罗先市和哈桑市同步举行了国境公路桥的开工典礼,俄总理米舒斯京特意强调这是 “扩大贸易合作的关键”,朝鲜总理朴泰成也说要靠它巩固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座桥要是通车,朝鲜的矿产资源能更顺畅地运到俄罗斯,刚好能补上欧盟制裁下俄的资源出口缺口。 崔善姬此行走的是 “双访” 路线,先俄后白的安排大有讲究。白俄罗斯作为俄的 “西部屏障”,刚从俄获得了一批高精度武器,在北约东扩的压力下立场愈发坚定。朝鲜通过白俄罗斯能更深入地融入俄主导的安全体系,而白俄罗斯也能借朝鲜的存在,让西方在施压时多一分顾忌。这种三方联动的架势,比单独两国互动更有威慑力。 三方心里都清楚,抱团是应对西方压力的最优解。朝鲜常年面临美韩军事威慑,亟需在国际上找到可靠盟友;俄罗斯被西方制裁逼得急需拓展合作渠道。白俄罗斯夹在北约和俄之间,更是离不开外部支撑,崔善姬这趟出差,就是要把这种 “互相需要” 变成具体的合作协议,从政治呼应落到实际协作。 从务实角度看,三方能交换的利益点实在不少,朝鲜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等资源,这正是被能源制裁的俄罗斯急需的。 俄罗斯能给朝鲜提供粮食和能源援助,帮其缓解民生压力;白俄罗斯则可以在军事技术上搭起桥梁,毕竟它刚从俄获得了现代化武器,对相关技术标准很熟悉。这些实打实的好处,远比空泛的外交表态管用。 西方肯定会对此跳脚,但未必有实质办法。欧盟和美国的制裁网已经撒得够大,再对朝鲜加码意义不大,朝鲜早就习惯了各种限制。关键点在于俄白朝三方的合作大多避开美元结算,用本币或物物交换的方式推进,比如朝俄公路桥项目就明确提了 “双边贸易扩容”,刚好绕开了西方的金融封锁。 这趟出访也透着朝鲜外交的新思路,过去朝鲜的外交重点多在中美韩之间,现在主动深化与俄白的关系,等于开辟了新的战略空间。 尤其是在美韩近期频繁举行联合军演的背景下,跟俄白强化协调,能直接对冲东北亚的军事压力,让自身的战略处境更灵活。 俄白这边也需要朝鲜的声援,别洛乌索夫在签署军事协议时就说,北约在东翼部署了大量兵力,侦察活动没完没了。朝鲜作为有核国家,其外交立场能给西方带来心理震慑,毕竟没人想同时应对多个方向的安全挑战。崔善姬到访后,三方很可能会发表联合声明,在反制裁、反霸权等议题上统一口径。 朝俄公路桥的建设进度说不定会成为会谈重点,这座桥对俄远东开发和朝鲜对外经贸都至关重要,现在欧盟切断了俄的欧洲能源通道,俄必然会加快向东看的步伐,朝鲜的地理位置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崔善姬极有可能带着具体的合作清单,比如敲定资源出口的数量、结算的方式,甚至可能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 白俄罗斯在其中的角色更像 “粘合剂”,它既是俄的核心盟友,又与朝鲜保持着稳定关系,能在三方合作中协调立场、落实细节。赫列宁提到的 “提升联盟国家军事组织能力”,说不定就包含与朝鲜的军事技术交流,毕竟朝鲜在某些武器领域的技术积累,对俄白也有参考价值。 这则短讯最耐人寻味的地方,在于它传递出的 “默契”。没有长篇大论的预热,没有高调的议程宣布,就这么一句 “应邀请出访”,却精准对接了当前的国际局势。这种低调务实的外交动作,反而比公开的结盟宣言更有分量,说明三方早已在关键议题上达成共识,剩下的只是落地执行。 崔善姬作为朝鲜外务相,此前多次在朝美对话、半岛问题上展现强硬立场,这次出访俄白,显然是带着战略任务来的。在西方集体施压的大背景下,这趟行程不仅能巩固三方的合作基础,更会让全球格局多了一股新的平衡力量,难怪外界会觉得这则短讯 “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