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不如人?国际空间站能够住10多人,为什么中国空间站只能上三人?不是中国的技术不行,也不是国外的资金更雄厚,而是“独栋别墅”和“群租房”的区别! 最近总是刷到有人问,为啥中国空间站只能上三个人,而国际空间站却能塞下十几个人?是咱们的技术不如别人?是咱们的资金投入没有别人深厚?听到这样的话,只能说太外行了! 这话要是让中国航天人听到,估计都得笑晕到厕所,朋友,这哪里是技术不行,这分明是“住房理念”不一样而已,咱们这里讲究的是独栋别墅,而人家那里是群租房,能一样吗?能放在一起比较吗? 国际空间站,大家不要认为挂了国际两个字,就显得高大上,说白了,国际空间站其实就是“群租房”的现状,十几个人挤在一起,听着挺热闹的,实际上住起来并不轻松。 想一想十几个人,来自不同的国家,拥有着不同的文化和语言,拥有着不同的信仰,能够轻松的起来吗?今天你要搞舱外实验,得跟隔壁国家的宇航员抢对接窗口;明天他要换生活物资,还得协调好好几个国家的补给飞船,今天我要干这个工作,明天你要干那个工作,实验室到底给谁用?那都需要进行协商,自己完全不能够做主! 就像合租房里,大家共用一个厨房一样,你想煮碗面,发现冰箱里全是别人的食材,灶台上还堆着没洗的锅碗瓢盆,别扭不? 说到底为啥是这种情况?还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自己建房”,国际空间站是美国、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凑钱凑技术共同搭建起来的,跟一伙人合租的一个大公寓似的,你出一张床,我出一个沙发,你出锅碗瓢盆,我出家用电器,大家一起凑合凑合,共同组建了一个大公寓,能够凑合着用就行。 同时,既然是合租,那么大家就必须相互迁就,空间就这么大,每个人都得忍一忍,就算再挤的话,都得忍一忍,毕竟没有人能够单独“掏出钱”来盖一个新的。说白了,谁不想住的舒服一点,谁不想自由程度更高一,但是没有能力去搞“独栋别墅”,只能够挤在群租房里,勉强过日子而已! 再看看咱们中国的空间站,就是正儿八经的“独栋别墅”,从设计到建造,全是我们自己说了算,想怎么规划就怎么规划,想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核心舱也好,实验舱也好,货运飞船也好,就跟别墅里的客厅,卧室,储藏间一样,功能划分的明明白白! 更多的人不是住不下,而是完全没有必要,有需要的话,完全可以增加更多的人,我们这里是独栋别墅,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睡眠仓,实验设备也不用跟别人去抢,可以安安稳稳的坐下来吃饭,不用挤来挤去,更不用去跟他国协调,完全可以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宇宙探知上以及实验上,这才是最大的区别! 有人可能会说,人多不是更热闹,十几个人一起搞科研多好? 可是大家不要忘了,搞科研,跟过日子一样,再热闹也不能当饭吃 ,咱们的“独栋别墅”虽然住的人少,但是每一寸空间都用在了刀刃上,想研究太空育种,专门的实验柜随时待命;想要测宇宙射线,仪器摆放的整整齐齐。所有的设备,所有的功能,对中国的实验人员24小时开放,全天无差别,待命! 不像群租房,空间被划分的七零八落,今天这个国家想加个柜子,明天那个国家想装个设备,到最后连走路都得侧着身,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协调问题上,哪还有心思好好的搞研究? 更为关键的是,“独栋别墅”是自己的,想要邀请谁就可以邀请谁,可以邀请更多的朋友来做客,大家可以在“客厅里”畅所欲言,甚至大家可以在一起做实验,谈工作,空间非常多,设备足够用! 而空间站那样的“群租房”,客人来到了,连个像样的座位都没有,同时也根本没有邀请其他客人的“独立权利”,想要邀请别人,至少要跟其他的室友好好的打招呼,不然的话,你能够“邀请过来做客吗”?这样的东西不但麻烦不说,同时还减少了对外交流!每个人都不能够随心所欲的做主,有需求,最终都会进行协调,而往往这些协调都需要时间,而在空间站里,最缺的恰恰就是时间! 国际空间站由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日本、加拿大、巴西共16个国家联合建造,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语言,16个人共用一个空间站,就光是协调问题,听一听都感觉到头大! 哪有独立的“大别墅”更舒服的呢?我们的神舟,我们的天舟,以及天舟九号,完全可以为本国服务,需要什么就往空间站运输什么,我们的“货船”,完全可以为我们的实验提供百分百支持,反观国际空间站,却要十几个国家共同分“资源”,每个人到手的还有多少呢? 说到底,住三人,还是住十几个人,根本不是技术高低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自己独立房产”的问题,人家挤群租房是没办法,咱们“独栋别墅”凭的是本事! 你说是挤在群租房里抢空间香,还是在自己的别墅里舒舒服服的搞研究香? 这样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我们讲究的是品质,因为我们有实力,这才是最根本的!天宫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 北京空间站 空间站构型 东方大国空间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