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头皮发麻!”10月26日,一小女孩晚上8点独自下楼买糖,谁知返回时却看见自己家

“头皮发麻!”10月26日,一小女孩晚上8点独自下楼买糖,谁知返回时却看见自己家的车上有人,小女孩误以为是爸爸回来了,便靠近和爸爸打招呼,谁知里面的人根本不是爸爸而是一个小偷!两人就这么对视了几秒,小女孩吓得赶紧回家锁门,网友:想想都后怕! 晚上8点,一个小女孩独自下楼买糖,回家时看见自家车的灯亮着,以为是爸爸回来了,高兴地跑过去,凑近车窗一看,车里坐着的是个陌生人,两人对视几秒后,小女孩立刻转身跑回家,锁好了门。 事后家长才知道,孩子遇到的是正在车里行窃的小偷,好在小女孩反应够快,发现不对劲马上离开,没有停留追问或靠得更近,这次虽然有惊无险,但整件事值得所有家长警醒。 这个时间段其实并不算晚,很多小区里还有不少人在活动,但天色已经暗下来,加上车辆停放位置可能比较偏僻,就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孩子独自外出的风险不只存在于深夜。 小女孩的处理方式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她看到陌生人后没有继续靠近询问,而是选择立刻离开并回家锁门,这说明平时的安全教育起了作用,孩子在遇到异常情况时知道保护自己。 不过这件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8点钟让孩子独自下楼,这个时间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确实存在风险,即使是在自家小区,也应该有大人陪同,或者至少在楼上目送孩子往返。 关于儿童安全教育,理论知识和实际反应之间往往有差距,很多孩子能背出家长电话,能复述“不跟陌生人走”的原则,但真正遇到情况时可能因为紧张而反应不过来,有测试显示模拟走失场景中,孩子可能完全说不出平时背得滚瓜烂熟的信息。 这说明安全教育需要在真实场景中反复练习,可以在日常生活里创造机会,比如在商场里让孩子练习向工作人员求助,在小区里指认哪些是保安、哪些是可以信任的工作人员。 具体的安全原则要教得明确,告诉孩子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要,不要跟陌生人去任何地方,看到可疑情况要立刻离开并告诉家长,这些原则要结合实例讲解,让孩子真正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 除了防范陌生人,还要教孩子识别危险环境。偏僻的角落、光线昏暗的地方、人少的时段,这些都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情况,让孩子养成习惯,尽量走人多、光线好的路线。 对于车辆安全,也可以趁机教育孩子,告诉他们即使是自家的车,看到车里有人也要先确认身份再靠近,如果发现不认识的人在车里,不要靠近,应该立刻告诉家长或寻求帮助。 “晚上8点就敢下手,这小偷胆子也太肥了!幸亏孩子机灵,发现不对立马跑回家锁门,不哭不闹,给这心理素质点个赞。家长平时安全教育肯定没少做。” “想想都后怕!要是遇到的不只是谋财的,后果不堪设想,家长们真得留个心,天黑了最好别让小孩单独外出,哪怕就在小区里。” “车里的金镯子被偷了,说明车主自己也没锁好车吧?现在不少人都觉得临时停一会儿没事,结果就被盯上了,小偷可不管你离开几分钟,自己防范意识先得跟上啊。” “评论区肯定又要有“理中客”来怪家长没看好孩子了,事情没发生在自己身上,话说得都轻巧,关键不是骂人,是该想想怎么让物业加强巡逻,警察多重视这类案子。” “以前总觉得小偷后半夜才活动,现在天刚黑就出没了,大家停车尽量选有监控或者路灯亮的地方,车里千万别放包或贵重物品,看上去像空的都能少招贼。” “孩子肯定吓坏了,家长事后一定要好好安抚,帮孩子疏导情绪,别留下心理阴影,同时也要再教教孩子,类似情况怎么正确处理——比如别靠近,先回家找大人。” 您觉得小区和车主们还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更好地防范这类“黄昏时段”的车辆财物盗窃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或经验!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