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公元621年,刑场上风起尘落。单雄信昂首而立,瓦岗旧部皆来送行,他却目不斜视。直

公元621年,刑场上风起尘落。单雄信昂首而立,瓦岗旧部皆来送行,他却目不斜视。直至程咬金递上一碗断头酒,他才沉默低头,一饮而尽。一个豪杰的命运,就此定格在唐初的血色黎明。 隋末天下动荡,百姓饥荒。611年,翟让聚众瓦岗,起兵抗暴。单雄信出身贫家,却武艺过人,骑射俱精。乡人都说:“此人若逢乱世,必为枭雄。”他与徐世勣结义同行,投入瓦岗寨,成了李密麾下的“飞将”。 当年瓦岗如火。李密凭“回洛仓”粮食威震中原。617年,李密设宴杀了翟让,夺下大权。那一夜,单雄信怒砸酒杯,却仍留了下来。他清楚,天下未定,兄弟情义再深,也敌不过权势与命运。 618年,瓦岗兵败偃师。王世充趁机崛起,李密兵散。单雄信收残部投王世充,被授“左骁卫大将军”。 那一年,长安的李渊登基称帝,李世民受封秦王。天下英雄各寻出路,而单雄信的脚步,踏进了宿命的漩涡。 621年春,邙山之战。王世充与李世民对峙于洛阳北。秦王军纪律森严,装备精良。王世充虽多谋,终究气势衰败。 那一日,单雄信亲率铁骑突击。**他一马当先,长枪直指李世民。**秦王坐骑“颯露紫”被刺伤,几乎坠地。尉迟恭飞驰而出,挥槊格挡,一战震动三军。 尘土飞扬间,秦王被救出重围。单雄信身披血甲,回望战场,目光冷如寒铁。那一刻,他知道两军的气数,已然分明。 尉迟恭后来刻入“昭陵六骏”石刻,铭记那场血战。那匹“颯露紫”,正是李世民在邙山脱险时的坐骑。史家说:“秦王之得天下,自邙山始。” 而对单雄信而言,这一战,是他一生的高光,也是灭顶的起点。 621年5月,虎牢关。王世充兵困洛阳,召窦建德南援。两军未合,李世民抢先一步,率军奇袭虎牢。窦建德被擒,王世充全线崩溃。 单雄信尚守洛阳,心中明白,一旦城破,旧情旧义都无用。城头上火光映脸,他看着远处尉迟恭、程咬金的军旗,沉默了许久。 六月初,王世充出降。洛阳陷落。唐军押着战俘走过街巷,百姓欢呼,旧郑军低头。**单雄信被擒。**秦王亲令审问,他仍高声言:“我与尔无仇,只恨天下乱臣贼子太多。” 那一句话,令堂上寂静。李世民看着这位曾在战场刺向自己的勇将,没有再说什么。 行刑之日,621年夏洛阳。街上百姓围观,昔日瓦岗兄弟纷纷前来送行。程咬金捧酒走上刑台,叹道:“大丈夫生死一线,只愿不负当年瓦岗义气。” 单雄信神情不变,只在听到“瓦岗”二字时,眼角一颤。那一瞬,他终于接过酒,一饮而尽。 他未再看人,只淡淡说了句:“我无怨。” 刀光落下,尘土再起。风过刑场,似吹散了一个时代的余烬。 后来,程咬金与秦琼屡在营中念起单雄信之名。史册寥寥,但民间传唱不绝。评书《隋唐演义》中,把他写成忠义之士——不为权臣折腰,不为命运低头。那碗断头酒,成了乱世忠骨的象征。 【参考信源】 《旧唐书·李密传》《新唐书·李密传》 新华社《唐初战事复原:邙山、虎牢与昭陵六骏》 人民日报海外版《隋唐英雄谱》 百度百科《单雄信》《邙山之战》《虎牢关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