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乌克兰欠款中国300亿?如果俄乌战争打输了,会拿什么来还债?   麻烦看官老爷们

乌克兰欠款中国300亿?如果俄乌战争打输了,会拿什么来还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乌克兰欠中国300亿的消息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很多人以为这是战争期间的军事援助或者政府贷款,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这笔钱的来龙去脉得从十年前说起,当时乌克兰有家老牌航空企业叫马达西奇,曾经是苏联时期的航空发动机巨头,但苏联解体后日子越过越难,到2014年已经快撑不下去了。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中国企业看中了马达西奇的技术积累,决定出手相救,先是拿出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换取股份,后来陆续投入45亿美元,最终拿下了56%的控股权。   按照当初的计划,中方要在重庆建发动机组装厂,帮助马达西奇重新站起来,这本该是个双赢的买卖,乌克兰既拿到了救命钱,又保住了工业命脉,中国也能获得需要的技术和回报。   事情的转折点出现在泽连斯基上台之后,在美国的持续施压下,2021年泽连斯基签署命令,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将马达西奇国有化,相当于直接没收了中国企业的投资。   中方当然不能就这么认栽,通过国际仲裁法庭维权,最终仲裁庭判定乌克兰需要赔偿,算上利息大约300亿人民币,可三年过去了,乌克兰一分钱都没还。   除了这笔赔偿款,乌克兰还欠着中国另一笔旧账,2012年中国进出口银行贷给乌克兰15亿美元用于粮食出口,结果乌克兰拿到钱后耍赖。   把本该运往中国的粮食转卖给了瑞士和埃及,实际交付量连协议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这笔账打了十多年官司,乌克兰才还了零头,本金还欠着14亿美元。   现在的问题是,乌克兰根本没能力还这些钱,截至2023年,乌克兰的外债总额已经突破1620亿美元,相当于全年GDP的90%以上。   更要命的是,乌克兰2025年全年财政收入还不到500亿美元,连深圳一个城市的财政收入都比不上。   每年光是外债利息就要支付90亿美元,连公务员工资都要靠欧盟按月拨款,军费更是全靠欧美赊账,2024年8月开始,乌克兰已经宣布暂停偿还所有外债,信用评级早就跌到了违约级别。   很多人会想,乌克兰不是有很多资源吗?卖资源还债不就行了?问题是这些资源早就不属于乌克兰了。   美国已经和乌克兰秘密签了协议,拿走了50%以上稀土、锂、钴的优先开采权,作为交换给了所谓的5000亿美元重建贷款。   西部的矿产抵押给了欧洲,黑海港口的经营权也让给了欧盟,最值钱的家底都被美国和欧洲瓜分完了,根本轮不到中国。   那如果乌克兰战败,会拿什么还钱呢?理论上有几条路,但都不容乐观,第一条是变卖海外资产,中国手里有国际仲裁裁决书,在一百多个国家都认可,可以申请扣押乌克兰的海外资产拍卖抵债。   伦敦法院2024年就曾冻结过乌克兰一架货机,但最后因为外交豁免没能拍卖成功,第二条是用国内核心资产抵债,比如黑土地和深水码头,但最优质的资产美国早就预定了,剩下的也就是些边角料。   第三条是靠战后粮食出口赚钱慢慢还,前提是黑海港口还在乌克兰手里,而且扣除每年90亿美元的利息后,真正能用来还债的钱少得可怜。   更现实的问题是,就算乌克兰想还钱,也得看战后是谁说了算,普京早就表态不承认基辅政权的任何债务,因为这些钱大部分都是用来买武器打俄罗斯的。   如果乌克兰战败被俄罗斯接管,新政权完全可以不认旧账,而欧美国家作为最大的债主,也不可能出钱帮乌克兰还中国的债,那不等于自己给自己还钱吗?   这笔钱能不能要回来真的很难说,但中国绝不会就这么算了,无论是通过法律途径继续追讨,还是利用贸易伙伴的地位施压,又或者联合其他债权人一起行动,总之不能让企业的海外投资被随意侵占。   这不仅关系到300亿的损失,更关系到所有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安全底线,如果这次纵容了乌克兰的赖账行为,以后其他国家也会有样学学,那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还怎么做?   说到底,这件事给所有人上了一课,国际投资不是请客吃饭,背后藏着的是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中国企业当初的善意被美国的干预搅黄了,现在连本金都要不回来。   乌克兰的信用彻底破产,欠下的天文数字外债估计这辈子都还不完,而那些真正从中渔利的国家,早就把最值钱的东西拿走了。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