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据《经济学人》报道,2026年至2029年,乌克兰需约3890亿美元的资金与武器

据《经济学人》报道,2026年至2029年,乌克兰需约3890亿美元的资金与武器支持,才能持续对抗俄罗斯的侵略。 最近《经济学人》这家老牌杂志抛出一份报告,直指乌克兰从2026到2029年这四年,得砸进去差不多3890亿美元的现金和武器,才有可能顶住俄罗斯的持续进攻。这数字听着就吓人,相当于欧洲国家自俄乌冲突全面爆发以来对乌援助总额的两倍。说白了,乌克兰现在靠着国际援助勉强撑着,但长远看,这场拉锯战要继续打下去,钱和装备缺口越来越大。报告不是凭空捏造的,它基于乌克兰当前的军费开支、财政赤字和武器消耗速度算出来的。简单点说,乌克兰一年军费就得650亿美元,其他政府花销还得730亿美元,本国税收才勉强900亿美元,赤字直接拉到500亿美元。今年无偿武器援助有400亿美元,勉强补上洞,但军费每年涨20%,武器需求还以5%的速度爬升。基础设施修补和重建每年还得额外50亿美元。要是这些钱跟不上,乌克兰的防线就得崩。 咱们先捋捋乌克兰的家底。2025年,乌克兰议会刚改了预算,把国防开支提到700亿美元,这已经是战时新高,比去年多出3240亿格里夫纳。整个预算里,国防和内部安全占GDP的26.3%,从去年的22.1%跳上来。为什么这么猛增?因为前线消耗太快,坦克、炮弹、无人机天天在烧钱。俄罗斯那边军费是乌克兰的三倍多,普京的军队靠着动员经济,全民转产军工,坦克厂和导弹线日夜不停。乌克兰呢,本土工业被炸得七零八落,好多工厂搬到西部或国外,生产效率低得可怜。国际援助成了救命稻草,从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开始,到2025年1月,30多个国家承诺了1480亿美元的安全援助,美国带头,给了669亿美元的军援,包括导弹、装甲车和情报支持。欧盟也跟上,德国、英国、法国轮番送装备,但这些援助多是二手货或库存清仓,高端玩意儿如F-16战机和ATACMS导弹来得慢,还得培训飞行员和维修队。 援助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乌克兰的武器需求不是静态的,随着战线拉长,消耗曲线直线上升。报告里算得很细:除了军费,预算赤字还得靠外援填,重建损毁的桥梁、电站和城市,每年50亿美元起步。要知道,俄罗斯的入侵已经让乌克兰GDP缩水29%,2023年勉强回血5.5%,但2025年预计还得负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评估显示,战争总损失可能占乌克兰GDP的三分之一到一半。想想看,哈尔科夫和赫尔松那些工业区,本来是出口支柱,现在成废墟,农民的田地被地雷埋满,粮食出口腰斩。乌克兰政府得维持社会福利、养老金和医疗,不然后方就乱套。前线士兵得发饷水,军官得有指挥系统,这些都得钱砸进去。要是援助断档,乌克兰的军队士气和补给线就扛不住,俄罗斯的推进会更快。 欧盟这边,压力最大,因为他们离得近,能源和粮食都受波及。报告点名,欧盟有两个金库能挖:一是自家预算,二是冻结的1630亿美元俄罗斯资产。这资产是2022年入侵后欧盟扣下的俄罗斯央行外汇储备,总额2000亿欧元左右。10月23日的布鲁塞尔峰会,欧盟领导人本想敲定用这些钱做担保贷款,给乌克兰140亿欧元,但卡壳了。比利时和一些东欧国家担心法律风险,怕俄罗斯事后追责。北欧国家如瑞典和芬兰直接说,不搞共同债务,得优先用冻结资产。欧盟委员会的方案是,每年从资产利润里挤45亿欧元,2026到2028年贷给乌克兰,但这还不够填3890亿的坑。峰会最后只承诺未来两年“金融支持”,没具体数字。说实话,这拖沓劲儿让乌克兰着急,泽连斯基的团队在杰达会谈上都表态,愿意接受30天临时停火,但普京那边铁了心不松口。 美国这边呢,情况更复杂。2025年10月,参议院通过了925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里面有5亿美元给乌克兰安全援助,但特朗普上台后,援助节奏可能放缓。拜登时代,美国协调G7的贷款计划,乌克兰不用还过去的军援,但未来援助算资本注入。报告警告,到2026年2月,乌克兰的资金可能见底,如果欧洲不接盘,后果不堪设想。俄罗斯的经济战打得阴损,他们不光军事压迫,还切断天然气管道,搞黑海封锁,让乌克兰出口难上加难。全球影响也大,能源价格飙升,欧洲通胀加剧,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IMF的分析说,战争对发达经济体的财政冲击小,但对乌克兰是毁灭性的,长远看,重建得花万亿美元。 普京的算盘打得清楚,他赌的就是西方疲劳。俄罗斯经济靠石油和军工硬扛,动员了数十万预备役,工厂转产苏-57战机和伊斯坎德尔导弹。入侵三年多,俄罗斯拿下顿涅茨克的部分地盘,但付出了高昂代价,士兵损失上万,装备报废无数。乌克兰的反击如库尔斯克突袭,证明了援助的有效性,但也暴露了人力短缺。 从大局看,这3890亿不是白扔,是投资欧洲安全。乌克兰要是倒了,波罗的海国家下一个遭殃,北约得整体动员。欧盟的机会在于,用冻结资产转贷,不光帮乌克兰,还能刺激本国军工产业,德国的莱茵金属和法国的达索就等着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