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车市加速洗牌,威马、极越、高合等品牌相继陷入经营困境,其车辆因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车市加速洗牌,威马、极越、高合等品牌相继陷入经营困境,其车辆因失去官方售后支持而沦为“烂尾车”。然而,这批车却以3-7折的低价在二手市场走俏,成为年轻人眼中的“性价比神车”‌。 核心吸引力:硬件堆料与价格优势 这些“烂尾车”普遍采用停产前的高端配置,例如宁德时代100度三元锂电池、高通8295芯片、双叉臂悬挂等,原价20万-80万元的车型现价仅需5万-20万元‌。年轻人购买时更关注硬件可靠性,认为“只要电池、底盘、芯片等核心部件完好,车机系统失效也无妨”‌。 风险与挑战 售后缺失‌:车企倒闭后,官方质保失效,维修需依赖第三方渠道或车友群互助‌; 配件短缺‌:部分车型配件停产,长期使用可能面临“修无可修”的困境‌; 技术淘汰‌:车机系统依赖云端服务,服务器关闭后智能功能失效,未来或成“科技古董”‌。 购买群体特征 多为追求实用性的年轻消费者,如程序员、设计师等,他们通过刷机、加装第三方系统(如Carplay)实现基础功能,将车辆视为“移动硬件组合”而非智能终端‌。部分用户甚至将此类车用于旅居或短途代步,认为“比低速电动车更划算”。 这一现象反映了消费者对新能源车“过度智能化”的反思,以及市场对高性价比硬件的需求‌。但需注意,购买“烂尾车”本质是一场“硬件赌局”,需权衡短期利益与长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