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特朗普再次抨击拜登! 二人隔空对骂,小学鸡互啄   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30

特朗普再次抨击拜登! 二人隔空对骂,小学鸡互啄   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30日在社交媒体上的发文,把美国政坛的对立撕扯推向了新高度。他直指前总统拜登是“罪犯”“人渣”“彻头彻尾的失败者”,甚至直言看着拜登因癌症痛苦挣扎“太开心了”。   这番充满恶意的言论距离他5月对拜登的“康复祝愿”不过半年时间,彻底撕碎了美国政坛最后一点关于“政敌体面”的伪装。   这场骂战的导火索是拜登10月28日的公开演讲。刚完成首轮放射治疗的拜登首次露面,就将矛头对准特朗普,指责其执政期间“破坏三权分立”“挑战司法独立”。   但特朗普的反击完全脱离了政策辩论的范畴,转而用最粗俗的语言进行人身攻击,尤其将拜登的癌症病情当作攻击武器。   再翻看同期的美国新闻,联邦政府因两党预算之争已“停摆”超过两周,75万名联邦雇员被迫休假或无薪工作,费城的食品银行因失去联邦资金援助陷入困境,而两党还在互相指责对方“玩弄政治把戏”,白宫官网甚至挂出计时器嘲讽对方导致政府关门。   特拜之间的恶语相向,不过是美国政治极化的一个缩影。   另外,特朗普对拜登病情的态度转变背后,藏着别样的政治算计。今年5月18日,拜登办公室宣布确诊前列腺癌时,癌细胞已扩散到骨骼,恶性程度很高。   当时特朗普还公开表示“感到难过”,向拜登家人致以祝愿,那时的他正需要展现“大度”以巩固中间选民支持。   态度的转折发生在10月,除了拜登的公开抨击,更关键的是特朗普二次执政后的政策接连遇阻。   特朗普试图重占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遭塔利班拒绝,推动的移民改革法案因民主党反对卡在参议院,国内支持率持续下滑。   此时对拜登发动激烈攻击,既能回击批评,又能转移舆论焦点,这种把个人恩怨当作政治工具的做法,早已是美国两党的常规操作。   被这场政治骂战裹挟的,还有拜登的癌症病情本身,它从一个公共健康议题,变成了照见美国社会裂痕的镜子。   拜登接受的是当前最先进的质子治疗,这种技术能精准聚焦肿瘤,大幅降低副作用,联合激素治疗后,像他这样的晚期患者也能有效延长生存期。   但这样的治疗方案对普通美国患者而言近乎奢望,单是治疗用的靶向药,一年就要花掉10万美元以上,而美国医保对晚期癌症治疗的报销比例不足六成,约五分之一的患者因负担不起费用放弃规范治疗。   另外,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黑人男性发病率比白人高出近七成,死亡率更是翻倍,这种医疗资源的不平等,在两党互相攻击的声浪中被彻底淹没。   美国政坛曾有不成文的规矩,即便政敌之间争论再激烈,也不会拿对方的健康问题做文章。   上世纪五十年代,杜鲁门曾怒斥艾森豪威尔“无能”,但在艾森豪威尔心脏病发作时,仍主动送去慰问;2000年大选,戈尔与小布什的选票争议闹到最高法院,也从未提及对方的健康隐私。   但这种底线在近年持续被突破,2021年国会山骚乱打破了“和平权力交接”的传统,如今特朗普借癌症攻击政敌,进一步摧毁了政治伦理的最后防线。   值得警惕的是,这种伦理崩塌正在向社会蔓延,芝加哥大学的民调显示,近十分之一的美国人认为“可用武力阻止政敌上台”,公众对联邦法院的信任度已从过半跌至三成多。   不同立场媒体的报道偏向,更让这场争议变得愈发撕裂。   保守派的《纽约邮报》着重放大拜登“行动迟缓”的细节,暗示其“隐瞒病情”,对特朗普的恶毒言论一笔带过。   自由派的CNN则聚焦特朗普“利用癌症攻击他人”,关联其过往“煽动极端情绪”的历史,而中立媒体试图客观呈现双方言论,却被两党支持者同时指责“偏袒对方”。   这种媒体立场的分化,又反过来加剧了民众的对立,让理性讨论变得不可能,就像移民问题一样,两党各自将其标签化,一个捆绑“国家安全”,一个标榜“人权”,却没人真正关心移民群体的处境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   特朗普的言论固然突破了做人的底线,但将其简单归咎于个人素养问题,难免低估了背后的制度困境。   当两党把预算案、移民政策、医疗资源分配都变成互相攻击的武器,当政治博弈的优先级远超民生福祉,当媒体沦为党派喉舌,这样的“隔空回怼”只会越来越频繁。   拜登的癌症治疗还在继续,联邦政府的“停摆”仍未结束,而美国社会的撕裂,似乎看不到缓和的迹象。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信息:82岁拜登前列腺癌放疗后首露面,扶人缓行,右眼上方疤痕明显,此前确诊癌已扩散至骨头 2025-10-19 13:20·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