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指明的五个具体路径之一,与建设生态宜居的总体要求互为表里。伴随着乡村人居环境逐步提升,村民对乡村环境水平的要求和期许愈来愈高,很多群众通过热线、电话等方式积极提出环保诉求,反映环境问题。今年,曹庄镇及时处理回复环保热线工单100余条,现场查看企业、农田、水体近百次,实地检查环保问题,回应群众诉求,取得良好效果。
热心热情回复群众,细心细致了解诉求。曹庄镇环保工作人员一直坚持快速反应、快速回复的工作方法。接到反馈热线工单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根据线索联系反馈人或当事人,在详细了解情况,确认诉求的同时,做好当事人情绪的疏导和安抚,避免矛盾激化。工单处理过程中,始终以群众的合理诉求为目标。取得联系后,详细记录当事人描述和诉求,根据信息多方求证,分别联系涉及村居和相关企业了解情况,查实相关描述,在确保情况真实客观的条件下保障群众诉求。
实时实地探查线索,依法依规化解矛盾。环保工单往往涉及具体实物,对人、物、环境的现状能否准确把握是处理相关矛盾的基础。环保工作人员坚持实地探查,根据前期调查的线索直达现场,详细勘查并保留相关资料。针对群众举报较多的企业生产违法排污、噪音扰民等情况,经实际调查后按照行为程度分开处置。对于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以劝解为主,充分照顾群众情绪和企业利益的情况下多方商议,争取找到都满意的解决方案。对于存在不合规行为的企业,督促其限期整改、采取补救措施或恢复原状,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现场调查发现企业违法线索的,依法上报上级部门并保留相关证据以备日后协助调查。
逐事逐项督促整改,定期总结经验做法。很多矛盾的化解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的过程,已采取的措施还需长期维持才能确保“疗效”。环保工作人员建立热线工作处置措施台账,对涉企工单处理过程中要求企业整改的问题形成汇总,按照期限进行现场回访,对拒不整改的,采取断水断电等措施施加压力。热线反映问题林林总总且数量多,但往往存在内部联系。工单办结后,及时整理留存资料,根据处理结果总结复盘,从众多个例中提取共性问题,作为下一步开展工作,督导企业的重点,形成正反馈,减少热线工单数量,将矛盾化解在源头,切实保护村庄环境。
乡村生态振兴始于对每一个群众诉求的真诚回应,成于对每一处环境线索的扎实处理。通过将热线工单作为发现问题的“预警器”和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曹庄镇有效解决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更逐步构建起一套“源头预防、过程管控、长效治理”的生态环境治理新机制。未来,唯有以钉钉子精神将环保工作落到实处、细处,才能真正让绿水青山成为百姓的宜居家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态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