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81年,杜聿明病重,郭汝瑰去看望时,问:“你明知我是共产党,为何不揭发我呢?

1981年,杜聿明病重,郭汝瑰去看望时,问:“你明知我是共产党,为何不揭发我呢?”杜聿明苦笑道:“我揭发了,但蒋介石不信啊!” 这句话,压了杜聿明三十三年。 杜聿明是黄埔四期学生,郭汝瑰是五期学弟,比他晚一期。两人本是 “党国同僚”,交集里却满是暗流。 1946 年,靠陈诚大力举荐,郭汝瑰一年内连升数级。最后坐到国防部作战厅中将厅长的位置,手里握着国民党军核心作战计划的拟定权。 在杜聿明看来,这位学弟的崛起,藏着太多说不通的地方。 那时,国民党高层已腐败透顶。克扣军饷、收受贿赂、生活奢靡,都是公开的秘密。杜聿明自认还算清廉,却也难抵环境影响。 郭汝瑰偏是例外。身为中将高官,他常年穿打补丁的军装。上下班骑旧自行车,没有专车接送。 杜聿明曾登门拜访,看见他家沙发磨破了皮,上面打了一层又一层补丁。桌上常年只有几样素菜,没有山珍海味。 后来杜聿明回忆:“郭汝瑰家无长物,清贫到极点。这在党国要员里,简直不可思议,他一定是共产党。” 真正让杜聿明确定怀疑的,是战场上屡屡失灵的部署。 1947 年孟良崮战役前,蒋介石在官邸敲定进攻山东的作战计划。郭汝瑰全程参与,把会议内容记在心里。 当晚,他就通过地下交通员,把整编七十四师的部署细节送了出去。这支部队装备精良,是国民党军的王牌。 结果,华东野战军全歼整编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战死。国民党军的锐气,遭受重挫。 这样的 “巧合”,一次又一次出现。国民党军的行军路线,总能被解放军预判。精心制定的围剿计划,屡屡遭遇伏击。 杜聿明敏锐察觉,高层里一定有 “内鬼”。而清廉得 “不合群” 的郭汝瑰,成了他最怀疑的人。 1948 年淮海战役打响前,杜聿明找到参谋总长顾祝同。他直言:“郭汝瑰和共产党有联系,不能让他掌握兵权。” 没有实证的指控,只换来顾祝同的斥责:“你不要疑神疑鬼。郭汝瑰跟着我一年多,办事忠实得很。” 杜聿明不死心。趁单独向蒋介石汇报的机会,他把观察到的清廉细节,一五一十说出来。 没想到蒋介石勃然大怒:“难道我国府上下,都是贪腐之辈?只有共产党人才清廉吗?” 他骂杜聿明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夸郭汝瑰是 “党国楷模”。 蒋介石不仅没怀疑郭汝瑰,反而对他更信任。 1948 年 12 月,杜聿明集团被解放军包围。蒋介石召开紧急会议,商讨撤退方案。 郭汝瑰提出:“放弃徐州,向东南方向撤退。” 杜聿明当场反对,坚持要和蒋介石密谈。 他再次重申对郭汝瑰的怀疑,可蒋介石依旧不听。最终力排众议,采纳了郭汝瑰的方案。 这份还没下达部队的撤退计划,当晚就被郭汝瑰送到了解放军指挥部。 结果,杜聿明集团在陈官庄被全歼。杜聿明本人被俘,关进功德林改造。 后来他常懊悔:“要是早信我的话,徐州撤退改条路线,何至于全军覆没。” 杜聿明不知道,郭汝瑰的潜伏早在 1928 年就开始了。 郭汝瑰是黄埔五期生,早年受肖楚女、恽代英等共产党人影响。加入中共后,因暴动失败,和组织失去联系。 1945 年,经任廉儒牵线,他重新见到董必武。主动请求留在国统区卧底,立下 “把生死置之度外” 的誓言。 在国防部任职期间,他经手的《国军战斗序列》《徐蚌会战部署》等绝密情报,都悄悄送了出去。 这些情报,助力解放军打赢上党战役、淮海战役等关键战事。他还遵照董必武的指示,促成张克侠调任徐州城防司令。 1948 年 11 月,张克侠率部起义,为解放军打开徐州东北大门。 病房里的沉默持续了许久。杜聿明看着郭汝瑰,眼中的怨怼慢慢消散,换成释然。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70
用户10xxx70 3
2025-11-03 18:46
杜聿明是黄埔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