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55年大授衔时,原东北抗联职务最高的是周保中将军,他曾任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指

1955年大授衔时,原东北抗联职务最高的是周保中将军,他曾任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及东北抗联改编的东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不过遗憾的是他并未参加授衔。 周保中原名叫奚李元。从小家境一般,但家里人就他一个男孩,父亲早逝,母亲拉扯他长大。他早年就对军阀混战看不下去,1923年投笔从戎,参加护法战争,那时候还只是个小兵,跟着滇军到处打仗。1926年,他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学成后直接进了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当上团长,后来升到第十八师少将副师长。北伐时期,他带队冲锋陷阵,亲身经历了那些血雨腥风的日子。1927年大革命高潮时,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北伐刚结束,周保中就觉得光靠国民党不行,得去国外学点真本事。1928年,他被党组织派到苏联,进了莫斯科步兵学校和伏龙芝军事学院,系统学了红军战术和游击战理论。那几年,他埋头苦读,掌握了不少先进打法,为后来抗日埋下种子。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鬼子占了东北,他正好学成回国,党组织直接把他扔到火线上,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那时候东北形势乱成一锅粥,满洲省委地下工作难做,他一边组织工人罢工,一边联络旧部,很快就拉起一支抗日武装,叫中国国民救国军,他当总参谋长。1932年,他又兼绥宁反日同盟军军事委员会主席,带着队伍在牡丹江一带打游击,专拣日伪据点下手。 1934年,他任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军长,那支部队以白族人为主体,战斗力强。他带队在夹皮沟一带活动,多次粉碎日军围剿。1936年,抗联整编,他升任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统领几万人的大部队,负责牡丹江、绥芬河方向的作战。日军封锁严,他指挥部队转战林海雪原,搞夜袭、破袭战,牵制了大量敌军。1937年抗联改编东北人民自卫军,他出任总司令,那时候部队已经从分散的游击队变成有组织的武装,覆盖了整个东北南部。他还兼过教导旅旅长,负责训练干部,传授苏联学来的战术。整个抗日时期,他和杨靖宇、赵尚志并称“东北抗日三杰”,但杨靖宇和赵尚志都牺牲了,只有他坚持到胜利。14年抗战,他从军委书记干到总司令,职务在抗联里最高,贡献也最大。 1945年10月,他任东北人民自治军副总司令,跟着林彪他们重建东北根据地。东北那时候是国共争夺焦点,日军刚撤,国民党又来,他负责组织地方武装,保卫工业区。1946年,部队改称东北民主联军,他继续当副总司令,指挥吉辽军区,带队打了几场硬仗,比如四平保卫战外围的阻击。1948年,他升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吉林军区司令员和吉林省政府主席。 1949年新中国成立,周保中南下支援大西南。1950年2月,他随陈赓的第四兵团进驻昆明,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那时候云南刚解放,土司制度乱七八糟,他负责民政和政法,帮着推行土地改革,打击残匪,稳定边疆。1952年,他还兼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管过一段时间的军务,但很快就转地方,全身心搞建设。云南地形复杂,少数民族多,他协调汉族和白族事务,推动民族团结,修路建校这些民生事也抓得紧。1955年,他调到西南政法学院当院长,培养法律干部,为新中国法治打基础。 说到1955年大授衔,这事儿得细说说。新中国成立后,军队需要正规化,中央决定实行军衔制,9月27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仪式,授上将、中将、少将,总共1579人。周保中在抗联的资历摆那儿,第二路军总指挥加自卫军总司令,按理说该上上将序列,可他没参加。原因简单,他1950年后就脱离部队,转地方工作了。授衔名单是按现役军官定的,他那时是省副主席,身份变了,就不符合条件。军衔是部队荣誉,地方干部一般不评。但这不等于没认可他,授衔那天还同时颁三大勋章:八一勋章奖励土地革命和抗日,独立自由勋章奖抗日,解放勋章奖解放战争。周保中拿了三个一级勋章,级别最高,证明中央对他抗战和解放贡献的肯定。 1964年2月22日,他在北京病逝,享年62岁。临终前,还在审西南政法学院教材。中央给他开追悼会,评价他“东北抗联杰出领导人,解放战争重要指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