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国民党风暴再起,在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之后,台湾南部民意集体退出中国国民党。

国民党风暴再起,在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之后,台湾南部民意集体退出中国国民党。 这波集体退党看着是郑丽文当选后的突发状况,其实早就埋下了伏笔,不过是她的当选让原本藏着的矛盾彻底摆到了台面上。 核心问题很简单,国民党高层心里想的和南部基层民众关心的,早就不是一回事了,高层执着于“一中”“九二共识”这样的国家路线认同。 可南部老百姓更在意的是菜价涨没涨、工作好不好找、日子过得顺不顺心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问题。 往回看看,上世纪90年代国民党在高雄、台南还有将近一半的支持率,可后来民进党越来越会经营地方,年年赞助台南“虱目鱼羹文化节”这种贴近草根的活动,慢慢把自己打造成了“本土代言人”。 反观国民党,在南部的意识形态根基早就开始松动,郑丽文坚持的“九二共识”,在北部还有四成多支持率,到了南部就只剩不到三成,明显是“水土不服”。 这种理念上的疏远,根源还是南北经济发展的鸿沟。 二十多年来,政策一直往北部倾斜,陈水扁执政时给高雄港区改造投了200亿新台币搞“南部振兴”,可马英九时期,南部传统产业拿到的补贴还不到北部高科技产业的三分之一。 台南的渔民天天为冷链损耗发愁,国民党却在讲“两岸金融合作”这种遥远的宏观议题,老百姓当然觉得“跟着国民党没饭吃”。 更离谱的是资源分配,党中央给南部民代的选举经费动辄几百万,可高雄有些区党部一年经费才80万,基层干部甚至要自掏腰包办事,这种“上层肥、基层瘦”的情况,早就把国民党在南部的根基掏空了。 郑丽文的当选,相当于给这个脆弱的局面加了一把火。 以前马英九的路线比较模糊,让南部一些“骑墙派”政客能两边讨好,一边拿国民党的资源,一边回避“九二共识”,甚至私下跟绿营往来。 可郑丽文一上台就明确立场,坚持“一中”、反对“台独”,还重用“深蓝”人士,把路线问题摆得明明白白,这些骑墙派瞬间没了生存空间,跟着郑丽文就会丢本土选票,不跟着就拿不到党的资源,只能选择退党。 郑丽文其实也想补救,提出要恢复两岸农渔产品直航,本意是帮南部民众改善经济,但国民党在南部早就没了话语权,这个善意的政策直接被绿营扭曲成“牺牲南部利益”,最后彻底引爆了退党潮。 说到底,国民党现在的危机核心,就是没能把“国家认同”和老百姓的“生活认同”捏到一起。 郑丽文清理路线、提纯队伍或许能让党内更团结,但如果还是不能俯身解决南部基层的实际困境,只会让“北蓝南绿”的格局越来越固化,最后在南部彻底失去竞争力。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